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农业环境监测站运用大数据改善小气候
农业环境监测站运用大数据改善小气候
在农业生产中,对于农作物生长影响比较大的气象因素主要是小气候,因此发展生产,必须要做好小气候环境的监测与调控工作。过去人们没有好的技术条件来获取小气候信息数据,因此农业抗气象灾害的能力比较弱,生产效益难以保障,而现在借助农业环境监测站等专业系统,实现了农业综合气象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农业部门完全可以运用大数据改善小气候,提升农田的抗灾害能力,给农忙时节的人们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农业气象灾害的产生,多与光、温、水、气等各气象因子变化有关,比如水分异常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和湿害、冰雪灾害、冰雹等,温度异常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低温冷害、寒害、冻害、霜冻、寒露风、高温热害等,复合要素异常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干热风、连阴雨等,气流异常引起的灾害有台风、龙卷风和雷暴大风等。因此为了避免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我们必须要利用现有科技做好农业小气候环境监测工作,并根据采集的数据,来合理安排生产,实现减灾抗害,稳产增收的目标。农业环境监测站伫立在田间,可以充当农业部门的“侦察兵”,为指导农户生产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气象大数据,有效保障生产安全。
农业环境监测站能够自动测量土壤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及降雨量等农业环境参数,并对农业综合生态信息实行自动监控、实时无线上传数据,利用该系统,管理人员远程就能够了解田间小气候详细的数据情况,及时有效地指导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旱抗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提升农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