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新转基因大豆逐渐被进口大豆占领市场

来源: 中国农业仪器网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09-07-01  阅读
 

       2009年以来,进口大豆一直占领很大的市场,本地大豆面临着巨大压力。国际巨头们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是大豆消费国,而且其需求量连年增加,国际巨头们更加狂热的抢占,希望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大豆需求量激增

  近几年,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对大豆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每年消费的大豆总量达5000多万吨。据记者了解,1996年中国进口大豆200 多万吨,开始变成大豆净进口国。到2000年,中国进口大豆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到2008年则达到3900多万吨。而在此期间,中国的国产大豆产量则保持在1300万吨—1700万吨,越来越大的缺口只能通过向国际市场购买来解决。

  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进口大豆数量逐月狂增。2009年前4个月累计进口1400万吨,增长40%,创历史最高进口量。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产大豆主产区之一的黑龙江省,今年一季度大豆进口量达44.1万吨,同比去年增长了84.5倍。

  当黑龙江油脂加工企业无法收购本地大豆时,进口大豆的大举进入便不可避免。而一般情况下,进口大豆等同为转基因大豆(进口大豆均以转基因大豆报关),这便使得中国最大的一块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面临丧失生存空间的危险。

价格“中国说了不算”

  天琪期货哈尔滨管理总部负责人周有金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大宗农产品中,中国国产大豆现在只占20%,对价格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了。”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大豆销售价格,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别人手里。这就难怪刘树林会有上文对记者所表达的“辛酸感受”了。

  最近的例子,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大豆的价格一路下跌,达到每吨3000元。今年2月下旬,国际大豆期货市场进入新一轮下滑通道,每吨进口大豆到达大连港口的价格只有2900多元。受进口大豆价格影响,黑龙江省内大豆价格也一路走低,从去年7月份的3.05元/斤,下跌到10月份的 1.50元/斤,跌幅超过50%。“如果没有国储收购,黑龙江农民的大豆肯定都砸到自己的手里了。”周有金说。

  据统计,目前,四大跨国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控制着中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在中国国内总共8000万吨的油脂产能中,大约80%掌握在外资控股企业手中,他们凭借资本优势,已完成对原料、加工、品牌、渠道、供应的绝对控制权,掌握着大宗农作物市场的定价权。

  而且,周有金认为,现在的进口大豆价格已经不完全由供求关系所决定了,那些由国际资本操纵的大豆投机商已经成为影响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直接导致了大豆的畸形价格。“如果有一天中国不再生产大豆,其结果十分可怕。”周有金说:“这样的例子早在2004年就出现过。那一年,一船大豆还没有到岸就让加工企业破产的事情屡见不鲜。”

中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亟待保护

  “国产大豆价格每吨高出进口大豆约500元人民币,导致黑龙江省内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压榨企业因无利可图纷纷停产、限产,这为转基因豆油、豆粕占领该地区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常务秘书长吴立强对本报记者说。

  因为国产大豆收购价格高,企业为了保本,压榨出来的豆油价格居高不下;而转基因大豆油则因相对低廉的成本、产油率比较高,以及自由变换的价格区间,在比拼中,使国产豆油失去价格优势的同时,也输掉了市场。

  即便是在黑龙江这样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据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调查显示,目前转基因大豆产品在黑龙江省的市场份额也在迅速扩大,其中豆油已占黑龙江市场份额的80%,转基因豆粕的市场占有率在90%左右,这与2008年初非转基因产品占大部分的形势相比刚好相反。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GM FOOD)对人体究竟是否有危害,如今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环境和健康的重要议题。赞同者认为这是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反对者则坚持认为,这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不自然的”,它对人体是否有危害,需要很长的时间——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使用后,才能得出结论。

  “而现在,因为对油脂食品的高消费量,使中国人成了世界的‘小白鼠’(被试验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业科技专家对本报记者说。

  “一旦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领黑龙江市场,危及的将不仅是当地世代以大豆种植为生的农户的利益和生存,黑龙江大豆的原产种源、环境也将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这将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吴立强说。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是世界大豆的原产地、中国大豆的主产区占国内大豆产量50% ,一旦使转基因大豆混进粮库,那对中国这片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产区将是灭顶之灾。

  记者在黑龙江了解到,5月11日,由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发起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工作会议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来自农业部、商务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及全国大豆龙头加工企业、大豆合作社的60余名代表,全面分析了当前黑龙江大豆在国外转基因大豆低价冲击下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如何拯救危机中的中国大豆产业。

“拯救黑龙江大豆刻不容缓,保护黑龙江大豆就是保护‘中国大豆原产地’的名誉,国家应从战略高度来对待和解决。”黑龙江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国际巨头的强势压迫,导致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市场面临的境地越来越困难。而且在转基因研究方面,又要担心跟国外申请的专利冲突。总之,国内大豆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无论走哪条路,都很艰辛曲折。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大豆市场面临的尴尬局面,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