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山东省2009年玉米5个主导品种介绍
山东省2009年玉米5个主导品种介绍
为加快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省农业厅、科技厅在全省广泛征集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的基础上,经专家筛选论证,确定2009年主导品种80个,其中夏玉米品种19个,分别为:郑单958、鲁单981、鲁单984、浚单20、聊玉18号、金海5号、鲁单9002、登海11号、登海3622、登海6213号、泰玉14号、天泰10号、莱农14号、LN3、齐单1号、淄玉14号、天泰58、谷育178、金海702。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选择适宜品种,本报分上、中、下三期把部分夏玉米品种详细介绍,敬请参考。 ——编者
1.郑单958
育种单位: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淡绿,叶片上冲,穗上叶叶尖下披,株型紧凑,耐密性好。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比掖单4号长7天,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65.8粒,千粒重329.1克/升,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经生产试验点1999年调查,大斑病为0.1级,小斑病为0.6级,粗缩病为0.6%,青枯病为0.2%,抗病性较好。
产量表现999年参加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7处试点平均亩产691.2公斤。
栽培要点:5月下旬麦垄点种或6月上旬麦收后足墒直播;密度3500株/亩,中上等水肥地4000株/亩,高水肥地4500株/亩为宜;苗期发育较慢,注意增施磷钾肥提苗,重施拔节肥;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范围推广利用。
2.鲁单981
育种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苗期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浅紫色,株型半紧凑。生育期平均103天,株高平均280厘米,穗位平均118厘米。抗病性较好。抗倒伏(折)性较差。果穗筒形,穗长20.1厘米,穗粗5.2厘米,轴粗3.4厘米,秃顶1.0厘米,穗行数14.9行,穗粒数550.1粒,千粒重297.8克,出籽率83.8%。红白轴,籽粒马齿型,黄白粒。该品种粗蛋白含量10.74%,粗脂肪含量4.48%,赖氨酸含量0.29%,粗淀粉含量70.26%,容重745克/升。
产量表现:在1999~2000年全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635.4公斤;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3.9公斤。
栽培要点:适宜密度3000株/亩,高产开发田也不宜超过3300株/亩。由于中期茎秆生长速度较快,管理上前期要注意控制肥水,增强茎秆柔韧性,防止倒伏(折)。
适宜范围:可在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推广利用。
3.鲁单984
育种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株型紧凑,苗期叶鞘紫色,生育期平均101天,株高252厘米,穗位95厘米,较抗倒伏。全株叶片数20~22片,叶色绿,花丝红色,花药浅紫色。果穗筒形,穗行数14行,果穗穗长18.0厘米,穗粗4.9厘米,穗粒数509粒,秃顶0.7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38.3克。中抗大、小叶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玉米黑粉病、青枯病,感矮花叶病。该品种粗蛋白含量11.39%,粗脂肪含量4.47%,赖氨酸含量0.32%,粗淀粉含量69.96%,容重740克/升。
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8处试点均增产,平均亩产650.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应用。
4.天泰10号
育种单位:山东省平邑县种子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株型半紧凑,幼苗叶鞘紫色,生育期平均104天,株高平均283厘米,穗位平均117厘米,试点调查:平均倒伏率1.8%、倒折率2.2%。全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花药紫色。果穗柱形,穗长18.5厘米,穗粗5.1厘米,秃顶1.1厘米,穗行数平均15.3行,穗粒数584粒,白轴,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5.6%,千粒重332.7克,容重723.5克/升。2003-2004年试点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两年27处试点)最大值为:大斑病3级,小斑病7级,弯孢菌叶斑病3级,青枯病40.0%,粗缩病8.8%,黑粉病1.9%,锈病3级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中抗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和矮花叶病。粗蛋白含量10.06%,粗脂肪含量4.29%,赖氨酸含量0.28%,粗淀粉含量74.07%。
产量表现: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9.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其它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管理措施。
适宜范围:在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利用。
5.聊玉18号
育种单位:聊城市农科所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叶鞘浅紫色,花丝黄色,株型紧凑,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平均242.6厘米,穗位平均105.5厘米,抗倒性较好。抗小斑病,较抗大斑病,抗矮花叶病,抗粗缩病,中感弯孢菌叶斑病,抗青枯病,黑粉病发病株率6.3%。果穗穗行数16~18行,穗粒数平均516.2粒,穗轴白色,出籽率88.0%,黄白粒,半硬粒型,千粒重345.7克。该品种粗蛋白含量9.0%,粗淀粉含量65.56%,粗脂肪含量2.7%,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 2000年生产试验中,7处试点平均亩产590.1公斤。
栽培要点: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精细播种,生育期间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增施磷钾肥,促进穗大粒多。
适宜范围: 在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推广应用。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