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金融危机影响农业,农民增收承受压力

来源: 中国农业仪器网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09-06-29  阅读
 

    金融危机继续影响各行各业,农业方面,甚至扩展到整个农产品市场。农业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有效强化农业基础,政府推出了不少方针政策,农业补贴、取消关税、提高出口退税等等,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入手,来鼓励和帮助企、农民度过难关。尽管政府已经全力投入和支持,但是农民的境地仍然复杂。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已向整个农产品蔓延

  6月23日,江苏常州。

  骄阳似火,在室外站上一会儿就汗如雨下。但是在江苏万德福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里,由于冷藏设备的开启却让人感到极度寒冷,一如这家公司董事长黄建青心底的温度。这是一家专门做速冻果蔬出口的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组织周边农户种植蓝莓、黑莓、草莓等果蔬,速冻处理后出口欧洲。2006年时,出口一吨黑莓曾给企业带来6000元的利润,但是这场仍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几乎将这些利润全部带走,还带来大量库存积压和每出口一吨草莓就亏掉600—900元的伤痛。面对着一落千丈的价格,黄建青为了保住市场只有咬牙坚持。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农业带来怎样的影响,黄建青的遭遇提供了生动的注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广袤的乡村略显偏远,但是仍然挡不住危机的蔓延。

  业内人士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下滑,会通过国际农产品贸易、国际资金流动、农产品期货、农业跨国公司收购兼并等形式,向我国农业领域传递影响;由于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对外依存度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都将快速传到我国,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的缩小,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困难加大;一些中小企业发生困难或倒闭,企业减薪或裁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就业和增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下滑,给我国保持合理农产品价格水平带来下行压力。今年1至4月,我国农产品出口累计金额116.2亿美元,同比下降9.3%。全国许多省份的农产品出口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局面。

  专家分析,与去年底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已从市场流通领域向生产加工领域、从出口农产品向整个农产品蔓延,农业、农民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和压力。国际金融危机还使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对进口的农产品设置各种新型贸易壁垒。据商务部调查,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国外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国民经济已呈现回暖迹象。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将持续蔓延,我国农业面临比以往更加严峻的挑战。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强化农业基础

  猪价、肉价的大起大落,同样考验着双汇集团这家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但是面对危机影响的不断深入,双汇却在今年1—5月取得了产销规模、利润、税金全部两位数的增长。原因何在?主动调整养殖、肉类加工、产品结构;加强专业化采购,严格检验检疫,保证食品安全;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等,成为双汇化解危机挑战的制胜法宝。和双汇一样,很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面危机挑战,在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主动稳定农产品生产,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影响全面、深刻,有效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必须强化农业基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首要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生产。

  为了稳定粮食生产,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惠农政策连续出台:

  提高最低收购价。去年10月国家明确提出,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其中,白小麦、红小麦、混合小麦每斤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比今年提高13%、15.3%和15.3%。今年初又提出,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大幅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09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92元、95元,比2008年均提高13元。

  加大补贴力度。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比去年增长20.2%,达到7161.4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1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稳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2009年6月1日起,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7月1日起,国家取消小麦、大米、大豆的出口暂定关税,并决定在2009年继续减免出口农产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政府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促进出口,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信贷资金积极支持农业生产。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春耕生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农业银行把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持重点,贷款2407亿元扶持春耕抗旱、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目前,农发行贷款支持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9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208家。

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能力,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方四清,今年44岁,湖北省老河口市李楼办事处方营村人。家里的8亩地种了水稻和玉米。去年他们村和湖北奥星粮油公司签订了种植订单,不仅种子、农药、化肥都由公司提供,水稻收获时还按每斤高出市场价1角钱收购。这不仅让老方尝到了订单农业的甜头,更是让周围其他村的村民羡慕不已。

  专家对此的解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大特点,就是从政策要求到制度安排,都要求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经营风险,还可以通过订单合同保障农民收入。数据显示,2008年龙头企业原料采购值达到1.56万亿元,为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8年底,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9808万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年户均增收1700多元;全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的龙头企业达1.24万家,涵盖9600多个产品。

  从长远来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稳定农民的生产性收入预期,还有助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形成农产品的成本优势,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国家已经在财政、税收、金融、出口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政策,龙头企业开展基地建设、技术和设备改造等将获得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将可以分别享受所得税减免和出口退税;金融机构将在贷款展期、续贷和项目宽限期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支持。

  但是,这些政策是否得到很好地落实,要打个问号。日前在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人民日报经济部联合召开的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座谈会上,内蒙古农业厅副厅长周文毅呼吁,龙头企业连接城市乡村、连接工业农业、连接生产消费,是统筹城乡中最活跃的因素,扶持企业就是帮助农民。一些龙头企业代表提出,希望各级财政大幅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探索财政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支持政策,扩大农产品初加工税收优惠适用范围;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并给予利率优惠;龙头企业的生产用电价格参照农业生产价格,给予优惠。

金融危机,不但考验着企业和农民的面对危机能力,同时也是对各国政府的一次强有力的考验。企业、农民能否顺利应对危机,最后以更强的姿态走出危机,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政府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政府在这个关键时刻,更能体现他们的执政力度和宏观调控能力。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