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李述汤:香港教授看内地科研体制改革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0-06-10  阅读

  李述汤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科技界发表“动员令”,参会院士如何人反应?在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会场,人民网记者专访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李述汤院士。

  李述汤出身湖南,1994年从美国到香港城市大学任教,是香港唯一的纳米物理化学中科院院士,近年来“回归”内地,与苏州大学组建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对于内地科研体制,他有独特的感受。

  李述汤院士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清晰描绘了目前科学界的需求、经济转型的需求方向,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鼓舞,因为可以“为中国人民做很多事”。

  对于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重点打造八个科研领域,李述汤院士连说三个“很是难度”。他认为,目前这八个领域里中国起领导作用的还不太多,中国和国际的科学距离比较遥远,很难赶上甚至超前。但当记者问及是否觉得所提要求太高时,他则表示,“人民的需求不能说高,只能说有难度。我们尽我们的能力。”

  同时他认为,有一定的目标对中国科研界是好事,“因为中国到这个地步,不管是经济体系还是人力资源,是有能力可以做到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潜力发挥出来,把我们每一个份内的事做好。”他打比方说,胡总书记的讲话提高了全体科研人员的“段位”,并希望中国在尽早的将来真的能够在某些或者全部领域起到领导作用。

  比较内地和香港的科研环境,同时在两地“兼差”的李述汤表示,香港的科研氛围相比较更活跃和自由,但近年来随着内地科研经费、政策、实验环境的进步,内地的优势反而越来越大。而且相比较没有工业的香港,内地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上好选择,这也是他看重在苏州大学兼职的原因。

  内地科研体制怎么改?李述汤认为中国科研机制有自己的特色和情况,而且每个机制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得到。整个机制对科技发展会有很大的发展。“我觉得应该要做这个事情,但是要慢慢来,看清楚。”至于是否要跟国际改得一模一样,同样需要管理者细细商榷。

人物简介:

  李述汤,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1947年1月出生于湖南邵东。1969年于化学系毕业获学位,1971年在美国Rochester 大学化学系获学位,1974年在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74-1976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做研究。1976年-1994年在美国任研究员。1994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工作,任物理与材料科学系讲座教授及“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主任至今。2001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教授及“纳米有机光电子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院士。

  李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发光材料,金刚石及纳米材料、薄膜材料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其主要研究成果“金刚石及新型碳基材料的成核与生长”,“氧化物辅助合成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及应用” 先后荣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成就奖”、香港求搓基金奖、连续两次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著名的化学及物理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二部、美国专利10余项。其中有5篇研究论文发表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期刊及英国的《自然》期刊。现任著名国际期刊《应用物理快报》(APL)和《金刚石及相关材料》副主编,《固态物理》亚太区主编,德国《先进材料》编委,其学术水平在国际材料科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为推动我国材料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