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重庆加强田管促粮油增产
重庆加强田管促粮油增产
今年4月下旬以来,一直是阴雨低温天气为主,特别是水稻栽插后,连续的阴雨低温,致使部分田块的水稻生长受阻,具体表现为植株根系差,新根少,黄根和褐根多,植株越长越矮小,叶片渐变纵缩;在玉米抽雄吐丝期间,又遭受梅雨天气的影响,导致秃尖多,癞子苞谷多。因此要圆满实现今年农业生产任务,需要采取相应的大春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近日,从重庆市农委获悉,全市玉米已播栽完毕,水稻栽插进度达到70%,红苕正处在适宜栽插的关键时期,但因低温阴雨寡照造成大春作物生长较缓慢,苗情长势偏弱,杂草与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庆各区县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应对不良气候对粮油生产的影响。重庆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重庆夏粮仍有望保持稳中有增,预计总产量158.4万吨;预计秋粮播种面积将达到2617.6万亩,增9.1万亩,确保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为加快水稻大田栽插进度,重庆市科学应对,坚持以“足苗、增蘖、促根、防病虫害”为主攻目标。在水稻移栽的田块,注意增窝增苗,通过加大栽插密度,靠插不靠发,确保水稻基本苗达到1.1万~1.5万窝,保证足穗;加强水浆管理,及时排涝降渍。正在移栽的田块注意以健苗促分蘖为中心,实行浅水灌溉或半旱式管水,促进根系下扎,提早分蘖。对淹水过深、苗数不足、尚处于分蘖阶段的田块,及时排水露田,坚持湿润灌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排除有毒物质,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秧苗生长速度,促进分蘖发生。
目前重庆市玉米大部分处于拔节阶段,长势良好。但仍有部分迟栽田块存在密度不足、渍水较重、长势较弱、病虫害较重等问题。对此重庆市在田间管理上又见真功夫。比如,广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在小麦或油菜收获后,将麦秆或油菜秆覆盖在玉米或高粱行中间,培肥地力,抗旱保湿;及时追施拔节肥和穗肥,对移栽较迟,长势较弱的玉米亩施人畜粪水1000公斤加尿素10公斤作拔节肥,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氯化钾6~8公斤作穗肥。
此外,重庆加大高产创建力度,技术的集成应用确保了粮油的稳定增产。2012年全市在31个区县的粮油主产乡镇建设130个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并在14个区县16个粮油主产乡镇推进整建制高产创建,使全市粮油高产创建示范规模达200万亩以上,辐射面400万亩以上,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每个万亩片市里都有一名副高级职称的市级技术专家,每区县都确定一个市级技术支撑单位。重庆各地充分开发利用土地、气候、水利资源和农作物茬口衔接,搞好各类作物的增种补种,确保实现今年农业增产增收目标。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河北富硒土壤促农业经济的发展
- 下一篇:设施农业带领白河村走上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