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农业气象站的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2-11-15  阅读

农业气象站的建设背景

     农业气象灾害一般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导致作物显著减产的不利天气或气候异常的总称。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决定于气候异常与农业对象,其影响往往是大范围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的重大威胁,造成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波动。使用小型气象站进行灾情损失评估和灾害等级划分,是灾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理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一些学者和科技工作者运用新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和灾害等级划分等问题,开始由传统的定性分析和描述发展为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使整个评价过程可以定量化地计算和分析,如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福建、河北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但关于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及评估的报道较少。
     辽宁省处于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东西两侧山地丘陵起伏,中部平原坦荡。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季短,雨热同季,寒冷期长,日照丰富,东湿西干,平原风大。由于其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使辽宁省成为我国气象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且具有种类多、范围广、连锁反应显著、群发性突出、频率高、灾情严重的特点。春季辽西有十春九旱之称,夏季暴雨常引起洪涝和山洪泥石流,春秋季大风、冰雹和霜冻以及夏季的低温冷害,冬季寒潮、大风雪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的损失。辽宁省是典型的农业资源约束型地区,种植业基本上是一年一熟,但其资源条件、资源质量比较好。为此,笔者以农业生产为对象,选取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冻害4种对辽宁省农业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尝试研究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评估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为农业综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依据。
 建设农业气象站的必要性
(1)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农业受灾程度与相应年份的产量呈负相关。自1971年以来辽宁省粮食产量总体趋势不断上升,增加速率为210.2@104t/10a。然而伴随着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粮食产量与受灾程度呈周期性波动。1989、1997、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综合灾情为重灾级别,粮食产量相应严重减产。
(2)根据智能化农业环境检测仪的监测数据显示:4类农业气象灾害中以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灾情权重最大,为63.0%,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辽宁省低温冻害发生频率最低,灾害所占比重最小,为3.9%。
(3)低温冻害以小灾为主,其他灾害以轻灾为主。旱灾造成灾情为大灾和重灾的年份有8年,多于其他灾害。综合评估农业气象灾害是以小灾为主,占总年数的39%,轻灾占26%,大灾和重灾最少,均占8%。农业气象灾害灾情指数每10年增加0.61,即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危害随时间在不断增大;1971~1993年为灾情较轻时期, 1994~2003年为灾情较重时期。
(4)干旱灾害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波动变化。成灾面积以1. 08@104hm2/10a的速率增加,灾害所占比重也以5.7% /10a的速率增加,特别是1988年以来,灾害所占比重基本都在50%以上。同时干旱的成灾率变异值每10年增加0.31,即干旱的致灾程度在加大。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