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使用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使用和存在的问题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3-11-25 阅读次
1990年12月18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联合发出5关于改革全国土地面积测量单位的通知6,规定我国土地面积的法定计量单位有3个,即平方公里(km²)、公顷(hm²)、平方米(m²)。
从此我国土地面积的传统单位亩被明确废除。为了解近十年来报刊界对这一规定的执行情况,笔者对8份农业科普类刊物、23份农业技术类刊物、8份农业学术类刊物和8份报纸2000年土地面积计量单位使用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使用现状
1.1 农业科普类刊物
随机抽查了山东省农科院情报所图书馆馆藏的8份农业科普刊物,如5中国农村科技6、5农村百事通6、5农业知识6、5农技服务6等,结果发现2000年6份刊物仍使用亩作为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占75%,1份用1/15公顷,1份用666.7m²。
1.2 农业技术类刊物
调查了23份农业技术类刊物,包括18份省级农业科学和5份农业科技杂志,发现仍沿用亩的有6份,占26%,8份用666.7m²,6份用hm²(ha),3份既用666.7m²,又用hm²。
1.3 农业学术类刊物
随机抽查8份农业大学学报,发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均采用公顷(hm²)。
1.4 报纸
随机抽查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文摘报、大众日报等8份报纸,发现均沿用亩作为土地面积计量单位。
2 问题分析
2.1 亩的使用频率仍较高
从调查结果看,除农业学术类刊物外,其余报刊使用亩作为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频率仍较高,废除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管理、科研、推广、生产各方面均采用亩作为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这一单位在人们的大脑中已根深蒂固,人们一看到亩,即会反应出土地面积的大小、单位面积投入和产量水平高低,从而显示出亩方便、直观的优点。其次受读者对象的影响,从上述三类刊物的调查结果看,读者对象中农民比例越高的刊物亩的使用频率越高。
再者部分编辑对废除亩不甚理解,他们以为,国际标准化是相对而言的,与国际标准接轨并不意味着废除传统单位,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也都保留自己的美制、英制单位,如英亩、英尺等。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符合我国的国情,应该在中文中予以保留,而以英文形式进行国际交流时换算为公顷。
2.2 出现了亩的替代单位
自从亩被废除后,许多农业期刊既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又不违背国家标准,纷纷将亩改为666.7m²、1/15hm²、0.067hm²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666.7m²,这是不得以而为之。读者看到这些替代单位时,脑子里反应的仍然是亩,这实谓换汤不换药。更有甚者,个别刊物的英文目录、摘要中也相应出现了这些替代单位,令国外读者费解。
2.3 自造不规范单位
由于出现了亩的替代单位,随之诸如单位面积产量、施肥量等单位(原kg/亩)也相应自造为kg/666.7m²、kg#666.7m-²、kg#(666.7m²)-1、kg/0.067hm²等,但这些自造单位是不规范的,违反了法定单位的使用规则,即绝不能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复数形式和其他说明性记号或信息(包括数字信息)。
2.4 缺少方便适用的计量单位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的土地相对比较零散,每块田块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大的几亩地,小的几分地(土地面积的丈量仍沿用亩、分),1公顷以上的田块极少。农业科技期刊在指导农业生产时若用公顷或平方米表示单位面积产量、施肥量或密度等,由于公顷单位太大,而平方米单位又太小,这难免会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障碍。
2.5 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
由于当前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不够规范,造成单位的一时混乱,作者来稿中土地面积表示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因此,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必须按照刊物的即定标准进行修改换算,这就人为地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一部分精力用于单位的修改或换算,从而引起注意力的转移,难免会影响对其他错误或不妥信息的发现,为保证刊物的质量,编辑必需多审一遍稿,每遍注意力有所侧重。
3 建议
3.1 土地面积计量单位需进一步规范
从以上问题分析看,我国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急需进一步规范。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召集报刊界编辑、部分作者、读者代表就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开展一次大讨论,探求一种方便适用的表示法。同时加大对土地面积计量单位规范化的宣传力度,尽快走出单位一时混乱的局面。
3.2 尽快停止使用666.7m²等亩的替代单位
从发展的角度看,语言的表达应更加精炼,采用亩的替代单位反而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繁琐,如“平均产量550kg/亩”(原表示法),现表示法为“每666.7m²平均产量550kg”(由于550kg/666.7m²不规范,在此不做比较)。其他诸如单位面积施肥量、密度等,也频频使用666.7m²,显然666.7m²比亩的表达更加繁琐,且所占字节长,降低了刊物的信息容量。另一方面,使用666.7m²等替代单位不符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发展需要,影响国际交流。查阅国际权威性农业文摘类刊物,如Field Crop Abstracts、Horticultural Abstracts等,他们在摘引我国的文章时,未发现有采用666.7m2等替代单位的情况,个别仍采用mu,但文摘后附有标注(1mu=0.067ha)。因此,与其采用666.7m²等替代单位,倒不如继续用亩。
从此我国土地面积的传统单位亩被明确废除。为了解近十年来报刊界对这一规定的执行情况,笔者对8份农业科普类刊物、23份农业技术类刊物、8份农业学术类刊物和8份报纸2000年土地面积计量单位使用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使用现状
1.1 农业科普类刊物
随机抽查了山东省农科院情报所图书馆馆藏的8份农业科普刊物,如5中国农村科技6、5农村百事通6、5农业知识6、5农技服务6等,结果发现2000年6份刊物仍使用亩作为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占75%,1份用1/15公顷,1份用666.7m²。
1.2 农业技术类刊物
调查了23份农业技术类刊物,包括18份省级农业科学和5份农业科技杂志,发现仍沿用亩的有6份,占26%,8份用666.7m²,6份用hm²(ha),3份既用666.7m²,又用hm²。
1.3 农业学术类刊物
随机抽查8份农业大学学报,发现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均采用公顷(hm²)。
1.4 报纸
随机抽查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文摘报、大众日报等8份报纸,发现均沿用亩作为土地面积计量单位。
2 问题分析
2.1 亩的使用频率仍较高
从调查结果看,除农业学术类刊物外,其余报刊使用亩作为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的频率仍较高,废除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管理、科研、推广、生产各方面均采用亩作为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这一单位在人们的大脑中已根深蒂固,人们一看到亩,即会反应出土地面积的大小、单位面积投入和产量水平高低,从而显示出亩方便、直观的优点。其次受读者对象的影响,从上述三类刊物的调查结果看,读者对象中农民比例越高的刊物亩的使用频率越高。
再者部分编辑对废除亩不甚理解,他们以为,国际标准化是相对而言的,与国际标准接轨并不意味着废除传统单位,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也都保留自己的美制、英制单位,如英亩、英尺等。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符合我国的国情,应该在中文中予以保留,而以英文形式进行国际交流时换算为公顷。
2.2 出现了亩的替代单位
自从亩被废除后,许多农业期刊既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又不违背国家标准,纷纷将亩改为666.7m²、1/15hm²、0.067hm²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666.7m²,这是不得以而为之。读者看到这些替代单位时,脑子里反应的仍然是亩,这实谓换汤不换药。更有甚者,个别刊物的英文目录、摘要中也相应出现了这些替代单位,令国外读者费解。
2.3 自造不规范单位
由于出现了亩的替代单位,随之诸如单位面积产量、施肥量等单位(原kg/亩)也相应自造为kg/666.7m²、kg#666.7m-²、kg#(666.7m²)-1、kg/0.067hm²等,但这些自造单位是不规范的,违反了法定单位的使用规则,即绝不能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复数形式和其他说明性记号或信息(包括数字信息)。
2.4 缺少方便适用的计量单位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的土地相对比较零散,每块田块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大的几亩地,小的几分地(土地面积的丈量仍沿用亩、分),1公顷以上的田块极少。农业科技期刊在指导农业生产时若用公顷或平方米表示单位面积产量、施肥量或密度等,由于公顷单位太大,而平方米单位又太小,这难免会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障碍。
2.5 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
由于当前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不够规范,造成单位的一时混乱,作者来稿中土地面积表示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因此,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必须按照刊物的即定标准进行修改换算,这就人为地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一部分精力用于单位的修改或换算,从而引起注意力的转移,难免会影响对其他错误或不妥信息的发现,为保证刊物的质量,编辑必需多审一遍稿,每遍注意力有所侧重。
3 建议
3.1 土地面积计量单位需进一步规范
从以上问题分析看,我国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急需进一步规范。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召集报刊界编辑、部分作者、读者代表就土地面积计量单位开展一次大讨论,探求一种方便适用的表示法。同时加大对土地面积计量单位规范化的宣传力度,尽快走出单位一时混乱的局面。
3.2 尽快停止使用666.7m²等亩的替代单位
从发展的角度看,语言的表达应更加精炼,采用亩的替代单位反而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繁琐,如“平均产量550kg/亩”(原表示法),现表示法为“每666.7m²平均产量550kg”(由于550kg/666.7m²不规范,在此不做比较)。其他诸如单位面积施肥量、密度等,也频频使用666.7m²,显然666.7m²比亩的表达更加繁琐,且所占字节长,降低了刊物的信息容量。另一方面,使用666.7m²等替代单位不符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发展需要,影响国际交流。查阅国际权威性农业文摘类刊物,如Field Crop Abstracts、Horticultural Abstracts等,他们在摘引我国的文章时,未发现有采用666.7m2等替代单位的情况,个别仍采用mu,但文摘后附有标注(1mu=0.067ha)。因此,与其采用666.7m²等替代单位,倒不如继续用亩。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农药残留的处理方法和降解技术研究
- 下一篇:便携式二氧化碳检测设备的设计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