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建设兵团基层虫情测报工作的实践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3-10-25  阅读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害程度有加重趋势,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农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兵团各师(局)中的各团场植保站是兵团植保工作的基层单位。各团场病虫测报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因素。
  1 高素质的测报队伍是基本条件
  1.1 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病虫测报是一项常年持续性的工作,非常辛苦。各团场植保站交通、通信、仪器等设备相对落后,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测报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尤为重要。
  1.2 人员充足,业务熟练。团场植保站面向本团的植物保护工作,一般专职测报人员不得低于3名,主要工作是田间调查和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生长季节还要收集测报点上报病虫信息及接待咨询群众,下设3~5个有代表性的连队植保点(即测报点)。测报人员必须相对固定,必须具有植保工作经验,充分掌握当地各种常规病虫发生规律,具有指导防治的能力。
  1.3 勤于学习,增强业务技能。病虫测报是一项技术性强、多学科综合的工作,需要测报人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由于每年的气候条件不同,常规病虫发生动态也有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测报人员多观察、常思考、勤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团场测报人员应熟练掌握电子信息应用技术。
  2 扎实工作是关键
  2.1 持之以恒,搞好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工作。(1)坚持不懈,调查不间断。根据当地种植结构,坚持常年调查,重要病虫要进行系统调查,重大病虫发生时,每天都要调查。(2)调查要规范。常规病虫有严格的调查规范。在实际调查中,调查时期、取样方法、调查株数(面积)应特别注意按规范进行。
  一般病虫采用5点取样。如调查棉花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调查,采用对角线多点取样,每块田调查5点,每点调查20株。(3)选点应注意/四要/。一要有代表性。如进行棉田的大田普查工作,应选滴灌田、淹灌田2种类型,应选高产、中产和低产田分类调查。二要坚持固定性。如对棉田进行系统调查时,选点一定要固定。要有长期性,调查间隔时间也要固定,棉黑蚜发生期应隔2天调查,其它可放宽至5天调查。三要具有广泛性。如调查棉花的棉蚜,不同品种、不同灌溉方式的棉田都要调查。
  四要有多点性。每次调查都要针对多种病虫,一般不得低于9块田。调查对象不同,选点侧重点也不同。棉田中主要调查的目标为/三虫/(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和天敌,其次还要兼顾次要病虫,如棉蓟马、棉盲蝽、双斑萤叶甲等。(4)记载要翔实。每次调查都要做好记录,包括调查时间、地点、病虫名称、发生数量、作物名称、作物长势等,填写好田间调查记载表。每年要将调查记录整理成册,实行/一病一虫一年一档0制。对测报点上报信息认真记录,筛选数据,整理分析,并且最好能分析成图表。
  2.2 及时印发病虫情报。病虫情报是测报工作的表达方式之一,是团场农业部门指导农工科学防治病虫害的主要形式,也是信息上传下达的有效手段。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写好病虫情报的关键。团场植保站一般每年应发布长期预报1期、中短期预报7期以上,特殊年份(某种病虫暴发),应及时发布紧急警报。每期情报要有连续性。一般短期病虫情报须写明预报依据、发生趋势、防治意见、注意事项;中期、长期预报可不写防治意见和注意事项。防治方法应首先充分利用自然天敌资源,注重农业防治,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药名称一律用通用名。防治建议要分类写清楚。如:
  发生程度为轻度,防治建议为加强监测,无须进行防治;发生程度2级,中度偏轻,防治建议为继续加强监测,对发生较重的田块或感虫品种进行挑治,推荐防治药剂;发生程度3级,中度发生,防治建议为在防治适期进行普遍防治,注意根据虫量对田块进行排队,虫量高的田块先防。推荐使用防治药剂;发生程度4级,中度偏重发生,防治建议为在防治适期进行普遍防治,发生严重的田块应及时进行2次挑治。推荐防治药剂;发生程度5级,大发生,防治建议为在防治适期进行普遍防治,发生严重的田块应及时进行2次普遍防治,推荐防治药剂。
  2.3 建立连级测报点,扩大调查范围。根据当地种植结构、地形地貌、行政区划来设立测报点。加强测报点的技术指导和管理,保证测报质量。在条件较好的连队安置虫情测报灯,并且要有系统调查情况。
  2.4 与相关部门加强交流合作。(1)业务部门之间交流。连级测报点、团级植保站、师级植保站、以及兵团级植保站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网络,即兵团植保网内部交流。有条件的植保站还可与兵团外地方乡镇联系和交流。对测报信息、疑难问题、工作动态等每周交流一次。达到全面、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和共同提高的目的。(2)与气象部门、报社、电视台等合作。病虫测报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几乎每期预报都需要气象数据;病虫信息快速、广泛地传递到广大农工、领导手中,需要借助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有条件的团级测报站还可与电视台合作制作病虫电视预报。
  3 测报设备是保障
  3.1 病虫观测圃。为了进一步做好病虫的调查、试验工作,团场植保站应设病虫观测圃,面积不低于1公顷,设在便于调查的区域,种植当地主要作物。
  并且可开展农药和微肥等植保用品的试验和示范工作。
  3.2 病虫实验室。用于室内观测、鉴定、饲养、保存病虫。主要包括显微镜、放大镜、采集箱、解剖镜、镊子、挑针等解剖器具,标本盒、各种玻璃仪器和化学试剂等。
  3.3 电脑。在测报工作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查阅、收集、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软件系统整理、总结病虫信息。团场测报人员可以把病虫信息及时发布到网络上,扩大信息传播面。
  3.4 虫情测报灯。用于诱杀趋光性成虫,预测害虫发生期及发生程度。可安设在观测圃及大田中。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