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今日话题:山西吕梁“8+2”农业振兴计划的几点启示
今日话题:山西吕梁“8+2”农业振兴计划的几点启示
吕梁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2012年起实施了“8+2”三年振兴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该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对贫困地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诸多有益探索。
立足市情,开辟农业发展路径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依托煤铁铝等资源优势[-1.59%],经济社会迅猛发展,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230.4亿元,成为一个发展新区。但是,经济快速增长,掩盖不住贫困现状,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4元,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88万,占全市总人口377万的23.3%,占乡村人口220万的40%,吕梁依然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面对农民贫困、一产薄弱的现状,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着力破除发展瓶颈,作出了实施“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的重大决策。“8+2”的内涵是,大力发展核桃、红枣、杂粮、畜牧、蔬菜、马铃薯、林下中药材、食用菌八大产业,抓好市场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两个关键环节。
强力推进,紧紧抓住关键环节
(一)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强化督查落实。市、县两级成立了产业化领导组和办公室,制定出台了2个工作方案和10个产业实施方案,市、县、乡三级共抽调农口系统干部科技人员2178人包乡镇、包村、包重点产业。财政部门拔付1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13个县市区投入配套资金6.23亿元,在吕梁大地农村的各个角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现代农业产业大建设。
(二)企业引领,专业合作,助推农民增收。柳林联盛集团与留誉槐树沟合作社共同组建联盛农业开发公司,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农业园区为承载主体,实现了农村企业化、农民工人化,整个园区实行了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和一体化,通过村企联动,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汾阳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对生产加工实施进行扩建,生产能力达到日产菌棒5万个,为蘑菇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带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1~8月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20%,全年将超过80亿元。
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98家,吸纳带动农户21.25万户,覆盖2559个行政村,覆盖率为84.8%,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助推器”。
(三)市场催化,产业集聚,产生放大效应。“8+2”农业产业化催生了现代农贸市场,汾阳核桃、柳林红枣、离石农副产品、岚县马铃薯和孝义蔬菜五大批发交易市场,占地1250亩、投资概算15亿,将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市场推动产业集聚,必然产生“8+2>10”的效果。临县城北红枣园区,入驻的四家企业中,山西中鹰大红枣产业有限公司,投资6.5亿元建设红枣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可消化当地红枣1亿斤,新增就业800余人,可带动农户7000余户,平均户均增收6500元;吕梁丰润红枣有限公司,投资9963万元建设年可生产1.3万吨红枣特色产品深加工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4.5亿元,可安排就业300余人。
注重项目,农业产业迅速发展
该计划实施一年,八大产业迅速发展。一是核桃红枣产业水平大幅提升。今年建设的2.5万亩核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1万亩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600间烘红枣干房已基本建成,全市干果总产量超过3.4亿公斤,果品销售收入16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人均林果收入1000元以上。二是绿色商品薯、有机杂粮基地建设快速推进。马铃薯以岚县为重点种植总面积达到20万亩,新建绿色商品薯生产基地1万亩,杂粮规划10个AA级种植示范区建成2万亩绿色有机谷子基地,签订产销合同5000余份,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出0.1~0.3元,参与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食用菌、设施蔬菜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建成5000孔窑洞、15万平方米窑洞食用菌项目,蘑菇产销两旺,每孔窑洞年纯收入7300元;2万亩蔬菜温室大棚全部入种,新开工建设1.5万亩大棚。四是林下经济、畜牧产业高位起步。规划建设一批林下中药材、种草、养殖项目,在核桃树幼林空地发展中药材1万亩,交口县虎明养殖园区林下种草养猪示范项目已连片种植紫花苜蓿4000余亩,引进藏香种猪250头;森众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生猪野猪混养规模今年超过2000头。
几点启示
“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打开了吕梁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开辟了农民增收渠道,广大群众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热切期盼,积极参与。这一模式对贫困地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有三点启示:
一是要树立全面的资源观,在开发地下矿产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开发地上动植物资源,注重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因地制宜发挥多种资源优势。二是要树立全面的产业观,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注重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避免产业严重失衡带来经济社会畸形发展。三是要树立全面的民生观,在推进城市发展造福城市居民的同时要注重乡村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民、关心贫困人口;要特别注重发展能够最直接、最现实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和涉农项目,使农民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农村经济社会飞跃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论生态有机农业补贴的必要性
- 下一篇:走进杨凌农高会的“神奇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