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把大地丰收写进安阳农业史诗上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3-12-07  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要求,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转型“五大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 180.1 亿元,同比增长3.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06元,同比增长11%。

  安阳大地书写丰收史诗

  冬日的暖阳下,青色的麦田一望无际,不少农民忙着冬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农耕图。如今,一片片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粮田正逐步覆盖全市粮食主产区,夯实了我市粮食安全生产基础。

  今年,安阳大地连续11年书写丰收史诗。全年粮食总产354.34万吨,较上年349.6万吨增加4.74万吨,增长1.36%。其中,夏粮总产191.67万吨,单产415.3公斤;秋粮总产162.67万吨,单产425.5公斤。

  “全市粮食生产之所以能在高起点上持续增产,高标准粮田建设功不可没。”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一语中的。我市今年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6.28亿元,投入财政资金1700余万元,重点打造提升了滑县白马坡片区50万亩超大方和安阳县、汤阴县广润坡片区10万亩方,新开工建设了安阳县崔家桥镇、永和镇漳河故道6万亩方、内黄县张龙乡5万亩方、高堤乡5万亩方。目前已建成23万亩高标准粮田,年底可建成高标准粮田50.4万亩。

  水利兴,粮食丰。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我市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平方公里。市水利部门全年跨区调水、境内调水1.33亿立方米,累计浇灌面积108万亩次,确保了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望天收”变成“吨粮田”,离不开农技推广。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今年,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并将气象科技引入粮食核心区建设,气象台搬进了田间地头,可视化的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全市在高标准粮田共建有8个集农情、苗情、肥力、土壤墒情监测等服务于一体的农技信息服务区域站。

  农民学会了科学种田,全市高产创建结出丰硕成果。今年三夏期间,省农业专家对滑县高标准粮田留固片区15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进行实打测产,扣除水分、杂质后,平均亩产629.7公斤,创造了全国同期、同区域、同面积高产纪录。全市26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628.3公斤,均超过农业部定下的600公斤产量指标,26个玉米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737.6公斤,全部达到亩产700公斤的预定产量目标。

  产业集聚凸显“洼地效应”

  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第一标志。今年8月,众品生猪、永达肉鸡、健丰面品、星河油脂等7个产业化集群被评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目前,汤阴县、滑县两大农产品加工基地入住农业龙头企业185家,产值60多亿元,加工能力100余万吨,产业集聚的“洼地”初步形成。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着力培育链条完整、带动有力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再到营养货架的完整产业链。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我市做强饼干、方便面、速冻食品等粮食产业集群,壮大畜牧养殖产业集群,提升瓜菜菌冷鲜处理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林果综合加工产业集群,扶持提升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了健丰面品、永达肉鸡、众品生猪、星河油脂等11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龙头企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31.99亿元,销售收入107.74亿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5.3万户,带动基地面积264.27万亩,带动基地农户增收4.53亿元。

  今年3月,在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政策的激励下,滑县留固镇东留固村农民耿爱丽在工商部门成功注册,成为我市第一个家庭农场主。今年7月,我市出台了《培育家庭农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安阳市家庭农场认定暂行办法》,对家庭农场培育目标、家庭农场资格认定标准和申报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总数956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有738家。

  家庭农场注册热潮是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围绕现代农业市场化属性,我市扶持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了一批规范化家庭农场,打造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生力军。引导一批生产要素聚集、经营水平高的专业大户,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提升一批发展势头好、经营效益高的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多领域、多方式、跨区域的联合社,培植农业组织化、社会化发展的“联结体”。据统计,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4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47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2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26家,市级示范社253家。

  现代园区拉响升级引擎

  12月4日,在位于安阳县曲沟镇的纳川特色食用菌种植精品园内,与传统的食用菌大棚不同,4座标准化厂房矗立在园区,如果没有听见机器的轰鸣声,你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座座食用菌生产车间。台湾自动化育菌设备让食用菌栽培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控制,使用小型气象站等先进仪器,菌棒装袋、高温灭菌到菌种培育、食用菌栽培,全部由智能化监控设备控制,因为采用工厂化管理,标准化生产,这里每天可出产20吨杏鲍菇,大都运往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纳川特色食用菌种植精品园的生产经营模式正是现代农业园区所具备的特征。现代农业园区不再等同于原来一座大棚、一个规模种植场,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结构调整层面,而是打破了形式单一的大棚栽培模式,把农业科技、主导产业、优势区域等要素纳入园区建设范围,是农业要素聚集的展示区、主导产业发展的样板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

  在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上,会议提出,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工程,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是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7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区、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和休闲观光园,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政策的激励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各县(市)区瞄准产业定位,区分产业特色,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林州提出现代农业园区“百千亿”建设工程,制订了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安阳县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列入乡镇目标考核,整合2.5亿元资金用于园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建设规划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73个,今年年底建成53个,2014年计划建成43个、2015年规划建成77个,全部列入台账管理。

  生态农业提升幸福指数

  今年9月,安阳县永和镇被确定为全国5个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之一,成为全国唯一整乡推进示范基地。今年11月,农业部公布了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名单,我市龙安区龙泉镇、滑县留固镇温庄村、安阳县永和镇西街村榜上有名。

  生态农业发展不但让乡村天蓝、地绿、水净,还让农民安居、乐业、增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和工程技术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阳模式,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规模、技术在全国遥遥领先。我市还将大中型沼气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整村集中供气。截至11月上旬,全市新增沼气用户15122户,大中型沼气工程53座,占全省目标任务100座的一半以上,全市新增整村集中供气村5个,累计达53个。同时,由我市起草的《隧道式大中型沼气工程工艺设计规范》被确定为河南省地方标准,这是我省唯一一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地方标准,其关键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我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作为农村工作重点,贯彻落实各级惠农政策,大力实施惠农工程。

  我市还积极寻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路子,促进了全市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民年人均现金收入7606元,增长11%。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因素。家庭经营现金平稳增长,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下,全市农民转移性收入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新来源。

  全市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让农民挺直了腰杆,鼓起了腰包,农村民生事业改善让农民幸福指数逐步提高。眼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号角,让全市400多万农民再次看到了新农村的美好明天。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