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农业生物技术最具活力

来源: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08-05-05  阅读
生物技术作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推进器”,正在悄然拓展和创新农业功能,进而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而强劲的动力———

  农业是生物科技应用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产业,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成为维护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将是仅次于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最迅速、效益最显著的领域,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日前,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2007年度全球生物技术农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显示,自1996年生物技术作物实现商业化以来,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每年均以两位数的百分率迅速增长。2007年,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较2006年增长了12%,总面积已达1.143亿公顷,相当于1996年面积的67倍。生物技术作物育种已成为最富活力的农业技术,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而且显示出对于未来解决粮食供给、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巨大潜力。

  不可否认,农业生物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应用技术,属效益巨大却也有一定风险的农业高技术,有关内容涉及国内外科技与贸易竞争,并与生物安全等问题紧密相关。欧洲等一些国家就一直拒绝接受生物技术产品。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孟山都公司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奠基者,日前记者就此话题采访刚刚到任的孟山都大中国总裁麦克凡先生。

  麦克凡先生现任孟山都公司副总裁,负责全球农化业务,拥有在种子、生物技术、畜牧和农化等多个领域的业务和管理经验。他认为,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农业生物技术信息研究机构———ISAAA,致力于调查、评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状况,旨在向科学界和社会提供有关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作物的信息和知识。ISAAA每年发布的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种植态势报告取材广泛、数据丰富,颇具权威性。ISAAA2007年的报告显示,农业生物技术正在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印度,棉农收入增加到每公顷250美元以上,2007年棉农总收入从8.4亿美元增长到17亿美元。中国棉农收入也获得较快增长,平均每公顷增长了220美元,全国增长超过8亿美元。这项技术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构和广大农户所认可和采用。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也为农业作出了贡献。在“十一五”规划的生物技术战略中,将主要农作物的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一大批的研究所和数千位致力于作物生物技术研究的研究人员,有十几种生物技术作物正在进行田间试验。2007年,中国710万资源匮乏的小农户种植了380万公顷Bt抗虫棉,相当于中国全部550万公顷棉花中的69%。根据ISAAA的报告,按中国Bt棉花耕作水平产量平均增加了9.6%%,杀虫剂使用量降低了60%,对于环境和农民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每公顷增加相当可观的220美元收入,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的许多棉农作出了突出贡献。麦克凡提到,河北廊坊的一个棉农祖茂堂,在种植抗虫棉之前的1997年,即使每年喷40次杀虫剂也不能阻止棉铃虫的横行。种植了抗虫棉之后,大大减少了杀虫剂的喷洒量,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富裕起来的棉农有的甚至在城市里买了楼房和汽车。

  自1999年以来,中国自己生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0%%左右的速率递增。目前,抗虫棉在中国市场上稳居优势,并开始向印度出口。除了抗虫棉以外,中国科学家在抗病虫水稻、高植酸酶玉米等研究中都获得了可喜的进展。中国已种植了大约25万棵生物技术抗虫杨树,并且在2006年批准一种抗病毒的生物技术木瓜的商业化,种植了大约3500公顷。一种抗病毒甜椒和迟熟番茄也都获得商业化批准。

  同时,中国在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安全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大量科学实验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批准种植和销售的转基因作物产品中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也未发现拟待开发的抗病虫水稻和玉米对健康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相信这会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能源短缺危机的出现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中国农业生物技术逐渐向能源、环保产业渗透,在能源植物培育、生物制氢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研究方面同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针对全球范围内,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全球变暖、能源匮乏、环境进一步恶化等现实问题,麦克凡认为,其中一种方法能满足全世界日益增长的粮食、饲料和纤维需求。这就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麦克凡说,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生物技术作物,反映了农民对产品的满意,证明产品提供了实在的效益,其范围涉及更方便和更灵活的作物管理,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产量和纯收益,以及通过减少使用传统的杀虫剂使环境更洁净,从而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物技术作物的持续推广,反映了无论是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对于小农民、消费者还是对社会,生物技术作物都带来了实在和持续的效益。

  首先,在第一个生物技术作物商业化的12年期间,种植抗虫、抗病和耐除草剂的生物技术作物为增加生产力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相同的种植面积上生产力持续增长,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因为它帮助减少砍伐森林及刀耕火种的需要。从1996年—2006年期间,粮食作物玉米、油料作物大豆和油菜,以及纤维作物棉花的产量收益达到340亿美元。

  第二,农业生物技术作物帮助减轻贫困和饥饿。从1996年到2005年,生物技术棉花已经对提高其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玉米已经给一定数量的小农户带来了效益并且保持着巨大的潜能。

  第三,常规农业严重影响环境,而生物技术能用来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在第一个10年的发展过程中,杀虫剂的使用明显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被节省,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通过种植耐除草剂作物优化免耕操作或保护性耕作,保持土壤和保存水分。生物技术作物还可以提高氮效率,减缓全球变暖和水质污染。而耐干旱的作物则可以应用于干旱更普遍更严重的发展中国家。

  第四,生物技术帮助缓解气候变化并且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通过降低杀虫剂和除草剂的喷药量来长期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6年因这些措施削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为12亿公斤,相当于50万辆汽车的排放,通过免耕方法,提高了土壤固碳量,二氧化碳固存达136亿公斤,相当于减少了600万辆汽车的排放。

  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以孟山都为例,我们正在通过一些分子手段,包括基因组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生物技术加快改进作物育种,以适应干旱、洪水和温度变化更频繁更严重的未来,并减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麦克凡认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鉴于世界性的人口激增、耕地锐减、环境恶化和粮食短缺等危机,许多国家开始重点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将发展生物经济作为“强国”战略,纷纷制定发展规划,调整法律和政策,加大政府预算,鼓励社会投资,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愈来愈多的生物技术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进入商品化。

  麦克凡先生坚信,生物技术为未来世界农业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过去12年间,全球共有近60个国家,针对70余种转基因植物及产品,进行了数万次田间试验和安全性评估,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水稻、苜蓿、番茄、马铃薯、西葫芦、辣椒和番木瓜等11种作物、100多种转基因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植物品种已在进行商品化生产。由于生物技术作物大面积的推广,从而减少了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据ISAAA报告,1996—2006年累计少使用杀虫剂有效成分约30万吨,使全球农药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了15.5%。种植生物技术作物节省了劳力和成本,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很多贫困农民种植生物技术作物后,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使家庭生活大为改善,孩子们也有了更多的入学机会享受教育。从而也推进了生物技术作物产业化快速发展。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