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土壤化肥检测仪分析氮量吸收规律变化
土壤化肥检测仪分析氮量吸收规律变化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10-21 阅读次
在高肥力土壤的地区,氮肥的肥效不明显,利用率低,各种损失可能对环境产生威胁。在一些地区冬小麦季化肥氮的利用率仅为25%~30%,夏玉米为15%~20%。部分地区因大量施用氮肥而引起的地下水硝酸盐超标问题已受关注。高肥力土壤,通过土壤化肥检测仪测定田间15N微区试验,在常规灌溉和磷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的去向,为确定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用量和氮肥施用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冬小麦播前将土壤化肥检测仪的试验地翻耕、平整,施肥后沟播。于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夏玉米,免耕播种。冬小麦品种为农大518,夏玉米为农大80,播量与当地相同。其它田间管理与当地相同。在作物收获期,对微区植株全部取样。小麦分茎叶、籽粒和颍壳,夏玉米分茎叶、籽粒和穗轴。各部位样品立即进行105℃杀青30min,65℃下烘干、称重和粉碎后测定生物量、全氮和15N丰度。
当季或轮作周期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吸收率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北京地区的传统施氮量下(>300kg/hm2),整个轮作周期的化肥氮吸收率仅为28%左右。而后茬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均低于施氮量的10%。但是,无论是冬小麦当季、夏玉米当季,还是整个轮作周期,施氮处理的作物吸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即使在高肥力下,施氮对作物吸氮量还有明显效应。
土壤化肥检测仪的测定数值结果表明,作物的氮肥吸收量也可以达到235kg/hm2,在一定低施肥量上,作物的吸收量反而会随着增长,但是并不会一直呈现正相关,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的时候会出现吸收量减少。因此作物的施肥量对于吸收量的影响较大,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冬小麦播前将土壤化肥检测仪的试验地翻耕、平整,施肥后沟播。于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夏玉米,免耕播种。冬小麦品种为农大518,夏玉米为农大80,播量与当地相同。其它田间管理与当地相同。在作物收获期,对微区植株全部取样。小麦分茎叶、籽粒和颍壳,夏玉米分茎叶、籽粒和穗轴。各部位样品立即进行105℃杀青30min,65℃下烘干、称重和粉碎后测定生物量、全氮和15N丰度。
当季或轮作周期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吸收率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北京地区的传统施氮量下(>300kg/hm2),整个轮作周期的化肥氮吸收率仅为28%左右。而后茬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均低于施氮量的10%。但是,无论是冬小麦当季、夏玉米当季,还是整个轮作周期,施氮处理的作物吸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即使在高肥力下,施氮对作物吸氮量还有明显效应。
土壤化肥检测仪的测定数值结果表明,作物的氮肥吸收量也可以达到235kg/hm2,在一定低施肥量上,作物的吸收量反而会随着增长,但是并不会一直呈现正相关,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的时候会出现吸收量减少。因此作物的施肥量对于吸收量的影响较大,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