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信息收集的重要意义
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信息收集的重要意义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12-09 阅读次
所谓的土壤墒情,土壤水分,通常表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相对湿度。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以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比值的百分数表示,参照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性状、降水量和土壤水分同期记载等参数,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分析土壤墒情适宜程度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降水和同期土壤水分变化等。
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监测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墒情监测可以为农业结构调整和重要农事活动提供科学指导和直接服务;其次,墒情监测可以为验证国家项目建设投资和农技服务成效提供评价依据。如土壤水分不足,0~50cm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应及时进行补灌。灌水定额要适宜,避免灌水量过大而灌后遇雨加重涝渍灾害,一般一次灌水定额以30m3/亩,具体视土壤墒情而确定灌水时间。抽雄期既是需水的高峰期,也是需肥的高峰期。
重要的是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监测土壤水分为水循环研究、农业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抗旱工作的信息收集的奠定一定的基础。做好土壤墒情监测,指导农民适时合理施肥、灌溉土地和抗旱、防灾、减灾,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土壤水分监测为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协同技术研究和集成提供了一些参考。与此同时,通过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信息的积累和演化规律的探索和创新新技术提供丰富的基础和成果转化。
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监测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墒情监测可以为农业结构调整和重要农事活动提供科学指导和直接服务;其次,墒情监测可以为验证国家项目建设投资和农技服务成效提供评价依据。如土壤水分不足,0~50cm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应及时进行补灌。灌水定额要适宜,避免灌水量过大而灌后遇雨加重涝渍灾害,一般一次灌水定额以30m3/亩,具体视土壤墒情而确定灌水时间。抽雄期既是需水的高峰期,也是需肥的高峰期。
重要的是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监测土壤水分为水循环研究、农业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抗旱工作的信息收集的奠定一定的基础。做好土壤墒情监测,指导农民适时合理施肥、灌溉土地和抗旱、防灾、减灾,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土壤水分监测为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协同技术研究和集成提供了一些参考。与此同时,通过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信息的积累和演化规律的探索和创新新技术提供丰富的基础和成果转化。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