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测土配方施肥中的配方施肥方法2
测土配方施肥中的配方施肥方法2
2地力差减法计算肥料施肥量
2.1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即计划产量,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确定。通常可用经验式求得:y=a+bx。式中:y——目标产量:x——无肥区产量。首先在不同肥力条件下,通过多点试验,获得大量成对的最经济产量(目标产量)和无肥区产量,求出系数a、b,建立方程。已知某块田的无肥区产量x,就可根据y=a+bx求出目标产量y。目标产量也可以用当地前3年在正常气候和耕作条件下的平均产量为基数,再增加10%~15%来确定。
2.2确定无肥区产量
无肥区产量也称基础产量,可以从田间试验获得.有些常见的作物也可以向农户了解获得。
2.3计算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是指每生产1个单位(如
2.4肥料当季利用率
土壤肥料利用率较难确定,准确方法是进行田间试验,然后根据公式计算。肥料利用率是指作物吸收量占肥料投入量的分率,计算公式为:某元素当季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该元素总量-无肥区作物吸收该元素总量)×100%/施入肥料中含该元素总量。在粗略计算中,肥料利用率也可查阅有关资料确定。同种肥料在不同作物上表现的利用率各不相同。肥料中养分含量可参考有关文献。
3土壤养分有效校正系数法计算肥料施用量
用土壤养分有效校正系数法施肥公式计算施肥量时,需要确定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目标产量需要养分总量、肥料利用率等参数。后2项参数与差减法相同,唯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要进行研究。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无肥区产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式中0.15是将耕层土壤(0~20cm表土)中含有的养分量,由以mg/kg为单位换算为以kg/亩为单位表示的换算系数。土壤养分校正系数随土壤含量及作物的种类不同而变化,对于特定区域(如某一县市或乡镇等)的某一种固定作物而言,其养分校正系数随土壤该养分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确定作物种类的情况下,一般土壤某养分含量增加,该养分校正系数降低。
地力差减法配方施肥的优点是根据地力基础产量便可确定施肥配方,适用无测土条件用户的需要,便于推广。而养分校正系数法适应性较广,适用范围不受限制,因此养分校正系数法常用于推荐配方决策支持的理论依据。-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