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稻套麦丛矮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2

来源: 中国农技推广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08-07-10  阅读

2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据研究,小麦丛矮病病毒(Wheat rosette virus)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弹状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病毒质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常单个或多个,成层或簇状包在内质网膜内。在传毒介体灰飞虱唾液腺中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而无外膜。病毒汁液体外保毒期2~3天,稀释限点10100倍。丛矮病潜育期因温度不同而异,一般620天。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传毒。灰飞虱吸食后.需要在体内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日均温26.7,平均10~15天,20时平均15.5天。12龄若虫易得毒,而成虫传毒能力最强。最短获毒期12小时,最短传毒时间20分钟。获毒率及传毒率随吸食时间延长而提高。一旦获毒可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递。病毒随带毒若虫且在其体内越冬。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带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飞至麦田为害,造成早播秋苗发病。越冬带毒若虫在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是翌年毒源,次年迁回麦苗为害。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迁飞至水稻、玉米、杂草等禾本科植物上为害越夏。小麦、大麦等是病毒主要越冬寄主。稻套麦田更有利灰飞虱就近为害和繁殖,发病重;冬麦早播田灰飞虱迁飞为害早,发病重;邻近草坡、杂草丛生麦田发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年份发病重。

3防治对策

1)清除田间和田边杂草、灌冬水。破坏灰飞虱生存环境,减小灰飞虱的越冬基数。

2)小麦适期播种。本县小麦最适宜播种期在10515日之间,而稻套麦又多在101之前播种结束,小麦出苗后受稻田灰飞虱为害机会必然增多。因此,稻套麦播种不宜过早,以小麦与水稻的共生期在7~10天左右为宜。

3)药剂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2%拌种,可减轻灰飞虱对小麦苗期的为害。在小麦出苗至三叶期前和小麦返青期,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60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g,或50%辛硫磷乳油6080m1,加水5060kg喷雾。并注意在田埂、地边、路边、沟边喷药,压低虫源,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