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古丈种茶的历史及条件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5-08-25  阅读
  古丈种茶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古丈便是武陵七县之一。东晋《坤元录》云“无射山多茶。”而无射山绵延经古丈县境。
  
  古丈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优越的丘陵山地生态条件,丰富的土壤养分,孕育了源流千年、饮誉海内的“古丈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绿茶高峰论坛金奖等荣誉,更是让“古丈毛尖”大放异彩。
  
  新中国成立后,古丈的茶园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茶区在牛角山、东方、龙天坪、古阳镇一带。
  
  1977年,14岁的龙光兴就在牛角山茶场学习制茶。还年少的他,却喜欢闻着茶香,喜欢茶叶在自己手上翻滚的感觉。他学得很用心,每一道工序都会反复练习,带他的师傅,很喜欢他,教他的时候更用心了,揉条、炒坯、整形……慢慢地,他做起来也得心应手了。
  
  可好景不长,3年后,全国实施包产到户,龙光兴失去了在茶场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家里。
  
  不甘于现状的他,没有老实地待在家里,而是跑到长沙从事建筑行业,随后又从事过不少行业,兜兜转转十几年。
  
  “那时虽然没有再做茶了,但是自己开垦了一些茶园,自己家里喝的茶基本上都是我做的。”在龙光兴的心底,一直对茶有份特殊的感情。
  
  2008年,早年出去闯荡的毛坪村村支书龙献文致富后回到了家乡,希望可以发展一个产业,带领广大乡亲致富。
  
  经过调研考察后,龙献文“看准”了古丈茶叶产业发展,成立了“牛角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号召村民积极种茶。
  
  在龙献文的邀请下,龙光兴也回到了家乡,负责牛角山茶厂的筹建工作。
    
  一年后,牛角山茶厂建好,龙光兴成为了厂里的制茶师,也终于再次圆了他制茶师的梦。
  
  可接手后的龙光兴并没有马上适应,原来为了提高产量,茶厂定制了一批制茶设备,可这些“新家伙”,龙光兴并不熟悉。
  
  为了尽快掌握操作机器的技能,龙光兴吃住都在厂里,看图纸,请教别人,他乐此不疲。在技艺不断提升的同时,他却没有松懈,时刻谨记一位制茶师的责任。
  
  春茶上市期间,为了做茶,他甚至可以连续100个小时不上床睡觉,困了就靠在凳子上休息一会,醒来了继续做茶。他的同事和爱人都觉得他着了“魔”。
  
  可他却觉得,只要自己做的茶,有人爱喝,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四川的伍总,路过牛角山喝了龙光兴制的茶之后,念念不忘,几乎每年都会从牛角山茶厂订购不少产品。
  
  衡阳的摄影师王跃进更是黛勾黛丫系列产品的粉丝,因为茶,他与龙光兴成为了朋友,经常交流茶经。
  
  而在采访的当天,在牛角山茶厂的销售部,一下午的时间,我们就看到了十几拨人前来买茶。
  
  “我们制作春茶的时候,这里更热闹呢,龙厂长的新茶一制出来,马上就被买光了,甚至有不少客人为了抢购新茶,在厂里等上十几个小时呢。”在销售点给顾客选茶的张新凤话语里满满的自豪。
  
  就在采访的间隙,刚好有一批鲜叶已经委凋好了,龙光兴邀请我们去看他制茶。“换衣、戴帽、洗手、搬茶、开锅、翻炒……”这一系列的动作,麻利、流畅。
  
  一边炒茶,龙光兴还一边给我们念起了他的“茶经”:
  
  “在古丈,最有名的就是古丈毛尖,上等的古丈毛尖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摊青、杀青、揉条、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选等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制成后的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或弯而似鱼钩,或直而如标枪;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汤色呈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入口更是滋味醇爽,回味生津。”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