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5-11-25  阅读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提升,粮食生产5年跨上两个千亿斤台阶,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142亿斤,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同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稳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有新突破,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有新进展,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壮大。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28万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的比重超过30%。农民收入水平有新提高,增速连续5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一五”末的3.33∶1下降到2014年的2.92∶1。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好形势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定海神针”。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应当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比较滞后,面临诸多挑战,表现为“三个日益突出”:一是农业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以及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资源要素的弦越绷越紧,农业生态环境亮起“红灯”。特别是温饱问题解决后,公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不尽匹配,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并存;粮经饲结构不合理,部分农产品库存增加与进口增加并存;种养业结合不紧、循环不畅,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存在脱节问题,农业全产业链还未形成。三是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成本处在“上升通道”,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突出。

  总体看,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按照《建议》要求,坚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十三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资源利用率、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