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生态农田低投入 小田埂大学问

来源: 央广网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7-11-21  阅读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关系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为此,许多地方都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保护耕地的新办法。
  近日,我们来到江苏仪征、南京两地的田间地头采访,发现了当地保护耕地的新招。
  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生态型高标准农田,漫步其中,曲水绕田,稻浪翻滚,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引人驻足观赏。这块农田,可不一般。它是当地国土部门引入江苏省农科院专家,建设的生态农田。
  生态农田体现在哪?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杨林章指着眼前的灌溉系统说,一般的农田,灌溉系统是有污染的。
  杨林章:一般的排水都排到河道里面,污染物直接就到河道里了,形成面源污染。
  为了从源头消除农业面源污染,从农田建设之初,他们就对灌溉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设计。
  杨林章:现在排水进入生态沟、生态塘,然后有个闸,闸前是一块生态湿地。过了生态湿地,又是一个生态塘。
  经过一级一级的净化,农田排出去的水就基本没有污染了。
  杨林章:所有的水基本上可以实现循环利用,里面的污染物通过多级净化,基本上零排放。
  与一般的农田不同,这块金黄的麦田中间还隔着一条条绿油油的田埂。江苏省农科院的薛利红告诉我们,别看田埂小,里面可有大学问。
  薛利红:我们这个地方是丘陵区域,生态田埂高,第一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水可以固持在里面;第二,生态田埂里种植不同的植物,提高经济价值。此外,增加田里生物多样性,可以为益虫提供栖息场所,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
  土地项目整治以后,综合效果就显现了。汤山街道的一位干部沈荣说,不仅生态环境变好了,百姓也得了实惠。
  沈荣:通过改造,地力品质得到提升,原来3块钱一斤的米,在这儿种植出来卖到12块钱一斤。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现在成了绿色、生态、环保、高效的高标准农田。杨林章说,整个生态建设部分其实并没有多投入多少。关键在于建设之初有设计和规划,把耕地保护、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有机融合起来。
  杨林章:以前国土整治主要是增加数量,现在要把土地整治、耕地保护跟生态大环境的建设融入到一起。

托普服务号微信二维码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2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