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南昌20年引进100多个农业新品种
南昌20年引进100多个农业新品种
5 月21日上午,在江西省南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园艺所的智能温室大棚里,几位农民正在查看大棚里新型水果黄瓜的长势,他们预计今年自己种植的十几亩地有十余万元的产值,一亩地比以往增收近万元。 20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抓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培育、推广,通过农业综合项目开发,使农业项目区农民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
引进新品种让农民受益
“我们主要通过引进粮食、蔬菜、畜牧、水产、菌类等新品种,示范推广使用先进技术,让农民种植收益大大提高,真正做到科技服务于农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园艺所的龚明辉副所长告诉记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我市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先进农业技术及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研发,并且获得了各类科技成果奖五十余项。
“水果黄瓜本来是在荷兰培育的,当时市场上一粒水果黄瓜的种子要卖0.55元。2003年我们引进种子后,加入自己的技术,如今免费提供给农民。”龚明辉告诉记者,今年项目区里主要普及种植6个不同品种的水果黄瓜和4个不同品种的海南辣椒。
通过培训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
仅仅研发出了好产品还不够,最重要的是把技术展示给农民看,让农民真正学到实用技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20年来,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3312万元,重点抓好优良品种和先进使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对项目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农业项目区引进粮食、蔬菜、畜牧、水产、菌类等新品种一百多个,示范推广实用技术二十多项,培训农民和技术员14万人次,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素质,使项目区农民每人能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项目区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
去年建成全国最大的联动温棚
“以前江西无法大批量繁育蟹苗,而我们从外地引进的蟹苗,在运输和暂养过程中,死亡率非常高,在经济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南昌长山特种水产苗种基地负责人徐先生告诉记者,基地在去年建成了面积达 2.6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联动温棚,温棚实现了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一体化。
“联动温棚的建立填补了我省大批量繁殖蟹苗和黄颡鱼的空白。现在基地已拥有两吨蟹苗的繁育能力。”徐先生说,在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该基地的道路,生产给排水管网、强、弱电网铺设,园区的绿化,培训中心及办公设施。2008年基地已达到繁苗8000万尾,冬天成鱼产量800斤/亩的生产规模。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