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农作物品种审核遭遇“潜规则”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3-07-24  阅读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这是在种子行业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在跨国公司带着高科技含量的种子迅速占领中国土地的同时,无数中国种业人都希望能选育出自己品种优良、能与国外抗衡的种子。但现实是,中国每年通过品种审定的数千种种子,只有十分之一被投入市场,鲜有重大突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种子品种审定制度与市场严重脱节,甚至成为特定人群权力寻租的工具。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傅春华的忧愁

  彻底放弃申请审定的念头

  电话里,53岁的傅春华浓重湖北口音透出一股农民的朴实。在盛产稻米的家乡仙桃市杨林尾镇,不少人用他的稻种播种,原因就是他自己培育了20多年的常规稻种品质好,不仅谷穗大、不易倒伏,而且产量稳定。

  上世纪70年代,傅春华在自己的两亩水稻田里,经过十几年对数个品种的不断对比、筛选、杂交,繁育出这款品种优良的水稻,并被他命名为“常高89899”,寓意是1989年培育出来。该稻种亩产可达670公斤,并且十几年品种未退化,就连当地农业专家也感叹不可多得。“我到农业部门了解过,要进入市场销售必须通过种子审定,还需要一笔经费。”傅春华对记者说,繁琐的程序让识字不多的他力不从心。常规稻种不比杂交稻种,农民第一次买种后,第二年便可自己留种,利益难被保护,这让傅春华彻底放弃了去申请审定的念头。

  傅春华遇到的困境仅是中国种业审定制度弊端的冰山一角。在其背后,是中国八九千家种子公司与国外几家跨国公司的抗衡。在放开中国种业市场的同时,政府为了保护本土种业和薄弱的市场环境,设定了诸多管理制度,例如外资种企需与中国种企合资,持股比例不能超49%和繁琐的品种审定制度。

  中国的品种审定制度,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化发展的新时期,这一品种审定体系显然不能够满足市场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种业指挥棒”

  品种审定“潜规则”不断异化

  记者从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按照目前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主要农作物的种子在市场推广前,需经过省级审定或国家级审定,而国家级审定一般是从各省推荐的省级审定品种中选定。

  因此,品种审定作为指挥棒,其审定内容直接决定着种子的研发方向,进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和中国的粮食安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作物育种、繁育、推广是分离的。2000年,《种子法》实施和种子市场化进程加快,然而与此同时不断有业内透露,巨大的需求与高度集中的权力,使品种审定中的潜规则异化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显露出品种审定制度诸多深层次的弊端,成为新品种选育和种子产业发展的瓶颈。

  曾任先锋种业中国区总经理的刘石表示,目前的品种审定制度看似合理,却早已远离市场需求,使得中国种业公司难以与跨国公司抗衡。以玉米为例,审定制度要求申报品种必须比参照品种增产5%以上,看似满足了人们的产量要求,但却因此扼杀一批品质优良的品种。

  刘石认为,优质产品可以卖更高的价钱,农民同样增收,消费者照样捧场,过度强调产量标准无疑与市场发展脱节。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弄虚作假,过高追求产量,忽视了抗性能力。

  权力和利益交汇

  “审品种”成了“审关系”

  李国智已经在种子行业奋斗了20多年,目前是济南富天下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公司虽然主营不需品种审定的非主要农作物,但他对这个行业很了解。

  据他介绍,杂交育种必须经过杂交、选择、鉴定等程序,至少需要5年至8年的时间才能通过省级审定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品种选育时间已很长,而品种审定更是加长了种子上市的过程。目前,省级品种审定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包括3年省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如果表现优良,达到规定标准,经过省级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审定通过,才能完成审定。虽然如此,自2000年实施《种子法》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和省两级审定了上万个主要农作物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曾撰文指出,品种审定呈“工厂批量化”生产,突破性品种少,同质化严重。当下依样画葫芦的参试组合比比皆是,老品种换个名称当新品种审定;换个省区还审定,将“审品种”变成了“审关系”,呈现出权力和利益的交汇。其结果是85%以上通过审定的品种没有推广价值,名副其实地品种审定“大跃进”.

  由于中国的种业人才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校,每年都会提交大量品种审定。由于科研院校远离市场,难以及时得到农民的反馈,导致每年通过审定的品种中,仅有十分之一在市场中生存。

  刻不容缓的改革

  中国种业需要更充分的市场环境

  在刘石眼中,目前审定过于严苛,而应让官方把握及格线,然后让市场去选择品种。更应该缩短审定时间,否则拖慢了市场研发和商业化的节奏,不利于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在一代新品种和技术的产品往往只有两三年的生命周期。我国仅仅品种审定就要经过4年的时间,无疑会自缚手脚。

  目前,品种审定区域是以行政区划来划定,它与农作物实际的生态区域有很大差异,就算是在河北通过省审的种子,想引入山东仍需一两年的引种试验。

  更可怕的是,品种审定似乎成为种企的护身符,即“通过审定的品种”在市场上的表现即便有问题也可以因为通过了国家权威部门的审定而“免责”.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2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