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2007年省促进主导农产品出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点
2007年省促进主导农产品出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要点
来源: 安徽省促进主导农产品出口工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07-09-26 阅读次
2007年,省促进主导农产品出口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省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备忘录》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产品出口为重点,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示范基地、标准信息服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名牌农产品培育和农业标准化培训力度,在促进我省农产品出口、出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继续完善《备忘录》工作机制
1、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办公室联络员会议,抓好落实《备忘录》的协调、沟通工作。在做好与省直相关单位协调的同时,加强和各级政府落实《备忘录》工作办公室的联系。
2、在2007年底,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安徽省主导农产品出口工作省部联席会议。继续做好《促进安徽省主导农产品出口工作备忘录简报》的编发工作,及时沟通信息。
二、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农产品互认三大体系建设
3、完善我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安徽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我省农业标准体系。省政府继续加大对列入“861行动计划”的安徽标准馆的支持力度,把标准馆藏和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从经费上确保标准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全面快捷的服务。
4、推进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一是质监、农业、检验检疫等部门从实际出发,密切协作,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和农业环境质量的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省质监局要切实抓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重点抓好农业标准化与检测中心和农副加工食品检测中心两个国家中心的建设,省农委重点抓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合肥)和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指导8个市级分中心和2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建设。安徽检验检疫局重点抓好安徽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建设。
二是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各市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标准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项经费,同时对基层技术机构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助,更好地落实《备忘录》各项工作任务。
5、构建农产品互认体系。
一是贯彻苏浙沪皖赣食用农产品互认联席第一次会议精神,做好产品互通、检测互认、标准互认、互相监督、工作机制等5个方面的具体落实工作,建立食用农产品互认协议结果评价机制,相互通报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农产品地方标准制(修)订信息、食用农产品生产市场监管动态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变化情况。
二是重点推动苏浙沪皖赣四省一市《食用农产品互认协议》的签订和贯彻工作,力争与其他我省农产品输出主要省份在农产品互认方面取得进展。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搭建互认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和企业的互通平台。
三、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及出口基地建设
6、省质监局切实抓好4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在2007年度完成验收任务。会同省农委、商务、科技、检验检疫等部门,共同做好出口基地的标准化工作。重点支持8-10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和企业,明确服务内容,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市场全方位服务。
7、省农委、质监局在抓好50个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再建设50个省级以上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8、省商务厅会同农委、财政、检验检疫、质监等部门,在我省现有的30个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再建立扶持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9、安徽检验检疫局、省质监局加强推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原产地标志产品登记工作,对基础较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加强卫生注册和认证工作,完成60家农产品出口生产企业的认证注册。
10、省质监局、安徽检验检疫局要切实抓好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的宣贯和认证试点,对列入试点的10家企业加强管理和指导,按时通过认证。
四、抓好名牌农产品培育,促进农产品出口
11、确立“大品牌”的思路,加速名牌战略发展步伐,加大主导农产品扶优扶强力度,全面推进名牌、免检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评价工作。力争2007年在农产品中新创20个左右安徽名牌产品、3-4个中国名牌产品。
12、安徽检验检疫局要积极向国家质检总局推荐农产品出口免验和国外推荐注册产品,并在农产品出口免验上有新突破。省质监局和省农委要抓好食品安全、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积极增加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加强认证标识的管理,强化对认证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已认证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信誉。
13、省质监局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服务帮扶,引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
14、省商务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我省农业企业搜集和发布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积极组织我省企业参加国外的大型农展会。利用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中部外贸发展基金、进出口配额等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扶持。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延长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力争2007年我省农产品出口增长25%以上。
15、做好农产品出口标准应对研究。密切关注日本、欧盟等国际市场变化,针对农产品出口技术贸易壁垒,尤其针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等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实施,重点抓好我省主导农产品和主要出口农产品的标准应对研究。充分发挥我省国家农副加工食品检测中心、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安徽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省标准化研究院、省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作用,加强与出口龙头企业沟通与联合,支持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16、省科技厅、质监局在联合开展农业标准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时,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要会同有关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省主导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实际,扩展农业标准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出台示范项目指导目录,由企业或科研机构组织实施与推广。
五、抓好农资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综合整治工作
17、按照分工协作机制,农委、质监部门加强联合,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抓好种子、种苗、肥料、饲料、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加强对农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禁止违禁农兽药的生产和经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兽药。
18、积极推进农资连锁经营试点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保证农资市场营销质量,提高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水平。
六、加强流通领域标准化和农业标准化队伍建设
19、省商务、质监、农业部门要切实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贯彻,用市场机制和标准理念,引导广大农民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公害农产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0、省质监局、省农委、安徽检验检疫局、省商务厅要切实抓好标准化培训工作,重点抓好全省农技人员标准化培训、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培训,邀请国外高级专家来指导和授课。2007年计划培训800名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农产品专项整治要实现12个100..
- 下一篇:构建现代农业的五大支撑体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