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不同密度与氮肥对绵油11制种产量的影响3

来源: 种子世界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08-05-19  阅读

2.2密度与氮肥之间的互作效应

从表2可知,密度和氮肥之间的互作效应的F=5.78>F0.05=4.96,表明密度与氮肥之间的互作效应是显著的,产量不仅受单项农艺措施的影响,而且受交互作用的影响。从其综效分析(4)可知,密度(x1)γ水平对产量影响最大(CV16.13),低密度水平时,氮肥用量变化对产量影响不大(CV9.32%~10.20),高密度时氮肥用量的变化对产量影响较大(CV13.81%~16.13);氮肥(X2)-γ水平对产量影响最大(CV9.72),中等氮肥水平时,密度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不大(CV2.64),而低氮肥和高氮肥水平时,密度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较大(CV5.71~9.72)。单纯从该表可以知道,在x1x20水平附近达到最高产量。

2.3模型寻优最高产时各因素应取水平值,密度是0.1,氮肥是-0.18,即密度为298785株/hm2,纯氮196.35kghm2。以产量l425kghm2为指标,即Y1425通过计算机寻优得回归方程:

Y=l537.03+9.38X1-51.09X2-61.01XlX2-44.83X12-145.11X22

通过计算得出各水平取值的统计数,见表5

表5 各水平取值统计表

项目

X1

X2

编码平均值

0.09

-0.18

平均数标准误

0.08

0.05

T0.05×SE

0.15

0.09

95%置信区间下限

-0.05

-0.27

95%置信区间上限

0.24

-0.09

用表595%置信区间编码值计算出油菜制种产量在1425kghm2以上的优化密度和施肥方案为密度277440-318435株/hm2,施纯氮181.50210.00kghm2

2.4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从考种数据来看,千粒重在3.45~3.65g之间,差异不大。每角粒数在8.914.4粒之间,单株有效角果在299.8835.9角之间,变化幅度很大。对油菜制种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产量,增加千粒重的潜力不大,而提高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的潜力较大,所以主要应该从增加有效角果和每角粒数来提高产量。

3结论与讨论

两系核不育绵油ll的油菜制种产量高于1425kghm2的适宜密度和施氮肥方案为密度277440318435株/hm2,施纯氮181.50210.00kghm2。该方案可以作为绵油系列其他品种组合的参考方案,根据不同组合自身的特点适当调整。

影响两系核不育绵油11油菜制种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密度和氮肥互作效应明显。当水平值密度是0.1,氮肥是-0.18,即298785株/hm2,纯氮196.35kghm2,产量达到最高值。

对油菜制种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产量,主要应该从增加有效角果和每角粒数着手,那么就应该调节好密度、肥料关系,同时增加蜜蜂数量,提高蜜蜂质量,加强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