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组培培养室对紫色马铃薯组织培养研究
组培培养室对紫色马铃薯组织培养研究
花青素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发生等多种生理功能,紫色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该物质,而紫色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在栽培过程中易受病毒浸染而种性退化,由于种薯携带病毒,病害发生严重,会导致减产10%~30%,严重的70%以上。通过茎尖脱毒组培无菌马铃薯植株能长期保存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建立一系列的组培快繁体系可为生产提供优良高产种薯。利用组培培养室进行培养研究。
马铃薯块茎通过自然休眠或用l%硫脲+5毫克/升赤霉素浸种5分钟以打破休眠。破除休眠后的块茎用消毒后湿润的细砂覆埋,待薯块顶芽长到3~4厘米时,将其在36℃的高温下预处理,使病毒钝化。然后,切取顶端2~3厘米的壮芽,去掉所有叶片,用自来水充分洗净,将其放在烧杯里,上面盖好纱布连续冲洗30分钟。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酒精浸泡30秒,用无菌水清洗1次,再用0.1%HgCl2消毒5~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清洗5次后置于封闭的无菌瓶中备用。一次消毒的芽不能太多,以免消毒后材料放置时间太长,茎尖发生褐变,影响成活率。
在超净工作台上,放在40倍的双筒解剖显微镜下用解剖刀小心除去茎尖周围的小叶片,再用解剖针去掉叶原基,直至露出顶端圆滑的生长点,小心切取所需的茎尖分生组织,最后只保留生长点大小为0.1~0.2毫米。切取下来后接种到马铃薯茎尖培养基上,以切面接触琼脂,每个试管接种1个茎尖,封严瓶口置于组培培养室中进行离体培养。培养瓶以15厘米×2厘米的试管为宜,每管装有10毫升培养基。接种后,在试管上端外面的纸帽上标注接种的品种和接种的日期。
组培培养室对处理过的马铃薯进行培养观察,发现经过茎尖脱毒、组培快繁、脱毒微型薯的诱导,原种、良种繁育,直至大田生产商品薯。将茎尖脱毒技术和高效留种技术相结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是大幅度提高紫色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最佳途径。
加微信 掌控更多相关资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