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温湿度监测仪的相关技术要点分析
温湿度监测仪的相关技术要点分析
温湿度在现代很多行业领域都需要进行控制,温湿度的控制手段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密闭或者半密封的空间进行监测,采取增减温度及湿度的措施。那么如何进行温湿度的控制,势必是要应用到相关温湿度监测仪进行监测的。
在考虑节点的深度信息和能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树结构的有效组播路由算法,具体是:集中器(基站)是根节点,采集器(传感器)是叶节点或树节点。组网路由包括三个过程(1)树初始化过程,基站通过广播子请求信息包来发现子节点,从而完成树生成的初始化工作。(2)新节点加入过程,新部署的传感器节点通过广播父请求信息包来寻找其父节点,从而让它的邻居节点知道其存在。(3)节点离开过程,当节点的电池随着时间不断耗尽,或者该节点被恶劣的环境破坏而变成无用节点的时候,该节点就会断开与其他节点的通信。
温湿度监测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立体表库温、湿度监测系统统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米。采集器的发射功耗为1mW,休眠模式功耗更低。两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长达1.5年左右,温度测量的分辨力为0.1℃,湿度为1%RH不确定度为U=0.3%RH(k=2),采集系统一次性数据采集成功率在99.8%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公司各类库房和实验室的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多监测点的温、湿度无线自动监测、自动记录、自动保存、自动报警、多形式查询等功能,根据其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表库内的窗户、空调、除湿机等设备,不仅能符合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电能表新技术标准要求。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