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制度与技术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5-06-02  阅读

  在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农业长期持续增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成功地实现了农业“多起来”的目标,玉米、棉花等产品甚至库满为患,生猪等产品出现周期性过剩。但在粗放发展模式下,农业长期持续增产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总体而言,农业如何“绿起来”的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够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风险。
  
  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首次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当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遵循和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应当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德青源的成功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近年来,关于农业的认识误区很多,有些甚至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例如,只要把农业与绿色联系起来,不少人自然而然会想到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纯天然农业;只要提到化肥、农药、添加剂,不少人就会发自内心地反感和排斥。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绝不是要退回到工业文明之前的传统农业、原始农业。那时的农业当然是绿色的,但靠那种农业怎么可能养活得了今天这么多的人口!不用化肥和农药的种植业,不喂饲料和添加剂的养殖业,可以少量存在,但成不了当今时代的主流。据专家对我国上千年传统农业发展史的研究,在不轮作不休耕、只使用人畜粪肥、完全依靠人工的条件下,实现氮的平衡,粮食亩产只能达到100公斤。这与我们目前已经达到的亩产相去甚远。

加微信 掌控更多相关资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