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大气输送砷污染对土壤影响较大
大气输送砷污染对土壤影响较大
一般的农用土地和其他已经开发的土地中,砷元素的来源虽有大气沉积,但也可能来自于采矿、冶炼以及使用含有砷的农药、肥料等,或是来自受砷污染的地下水。
为了排除大气之外的其他砷来源,本研究选取的土壤位于在中俄边境附近未经开发的原始湿地。其土样中砷来源除本底值外,惟一可能是长距离的大气输送。林春野等研究人员从上述自然湿地的土壤中采集了两条90厘米的土样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采样的土壤当中,砷在深层土壤累积的浓度较大。湿地土壤上层的砷浓度范围为每千克1.1毫克至5.3毫克,下层每千克18.2毫克至59.8毫克,后一数据比全世界土壤砷浓度中位数高得多。湿地土壤是不断沉积的,有年份的土壤位于下层,新土则位于上层,因此下层多出来的砷含量,即是来自大气输送的砷。
研究指出,近几十年间,中国来自燃煤的大气砷排放量迅速增加,从1980年的每年635.57吨,到2007年的每年2205.5吨,加上上层土壤的淋滤,和微生物的作用导致了三江平原湿地土壤中砷以这种情况分布。
林春野认为,大气污染对于东北平原的影响,同样也可能发生于其他地方。虽然研究中发现的砷浓度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土壤标准,其可能危害也难以定量,但其反映出负面效应值得成为制定治理燃煤污染政策时的参考因素。
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毒性与重金属相似。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以及许多种的合金中。砷的氧化物是公众熟知的砒霜。长期接触砷会导致癌症和皮肤损伤。它还会影响发育,引发心脏疾病、糖尿病,以及损害神经系统和大脑。
砷可以通过水和土壤被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由于大米是自然富集砷的植物,土壤砷污染对大米的消费者风险较高。近年来,中国各地砷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加微信 好处多 你懂得: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衔接方式
- 下一篇:垦丰种业为种子田“体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