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团粒结构在调节土壤肥力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2-12-21  阅读
  团粒结构在调节土壤肥力的过程中起着良好的作用。其功能在于使土壤肥力因素水、肥、气、热更为协调。好的团粒结构,首先应具备“水稳性”和“机械稳固性”。结构体在水中不分散的团粒,称作水稳性团粒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易遭受破坏的团粒,称“机械稳固性”团粒。同时具备抗生物分解破坏能力更好。土壤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是没有一定的稳固性。其二是较好团粒,在干旱地带近于球形且直径在0.25—10mm为好,其中以有一定数量的0.5—3.0mm直径的为最佳。在湿润地带,团聚体适宜直径可达10一20mm。其二是要有多级孔径的缝隙。各类孔隙比例要适当,由单粒相互凝聚成微团粒,进而再胶结成大的团粒结构。这样既有适量的通气孔隙,又有适量的小孔隙,通气性、保蓄性兼而有之。
  根据使用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检测土壤样本养分及肥力数据显示团粒结构在肥力因素上有协调作用,具体表现为:
1.能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具有较好团粒结构的土壤,团粒内部有大量毛管孔隙,团粒间有一定数量的通气7L隙。当降雨或灌溉时,水分迅速进入士壤,并为毛管孔隙容纳保持,多余的水能较快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冲刷侵蚀,团粒像个“小水库”。大7L隙渗水后空气能及时补充,团粒间有较充足的空气,团粒内贮存较充足的水分,很好地解决了土壤的水、气矛盾。由于团粒间毛管通路较差,而且地表层团粒于缩后,切断了与下面团粒的联系,形成保护层,水分蒸发减缓,能延缓旱情。抗旱耐涝,通气保水。
 2.能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累积的矛盾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粒内毛管隙经常保持较多的水分,缺乏氧气。团粒间形成一定数量的通气孔隙,有亢足的氧气供给。前者嫌气微生物活动活跃,进行嫌气分解,有机质缓慢分解使养分得以保存。后者通气良好,好气微生物活动活跃,有机质分解快,养料转化迅速。团粒间好气性分解愈强烈,耗氧愈多,团粒内部愈缺乏氧气,使分解愈慢。因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由团粒外层向内层逐渐释放养分,微生物同时作用,养分累积、释放协调进行,使植物源源不断地获得营养,起着“小肥料库”的作用。
 3.能调节土温,改善土壤温度状况
团粒结构中水、气协调,有机质较多,土色比较深暗,土壤温度变化较小,整个土层的温度得到土壤水分的调节。白天比不保水的沙土土温低,夜间却比沙土土温高,所以白天、黑夜,k下土层,土温温度变幅小,利于植物发根生长。
 4.改良土壤耕性,改善植物扎根的土壤条件
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敷结性、熟着性都降低。土壤疏松多几,易于耕作管理。松软多孔的土壤,根系穿插阻力小,根系能较均匀分布,增大吸收面积。在较适的扎根条件下根系生长旺盛。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