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廖诗云:20年如一日 推广科技 服务农民
廖诗云:20年如一日 推广科技 服务农民
日前,当记者来到彭州时,廖诗云很早就下乡了。一直以来,作为彭州市农村发展局科教与扶贫开发科主任科员的廖诗云,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种植技术。20多年来,廖诗云形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工作原则:推广技术,服务农民。
菜农的烦恼就是他的牵挂
今年初,彭州市军乐镇朝阳村农民焦易长迎着寒风奔走田野。看着开始烂掉的韭菜,焦易长的额头直冒虚汗。“坏了,韭菜得病了!”和焦易长一样,远近闻名的“韭菜村”——朝阳村的菜农们望着数百亩的韭菜,没有收获的喜悦,只有悲凉的惆怅。
这几百亩韭菜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亩产超过万元的韭菜将减产近一半。在得知“韭菜村”告急时,正在吃饭的廖诗云丢下碗筷,直奔军乐。“喂,老廖,今天是周末得嘛,你哪里去哦!”“医韭菜病。”简单给妻子回答一句,廖诗云已经开车出门。
通过仔细观察,廖诗云很快查出韭菜病因。几天后,几百亩韭菜恢复良好长势。一个月后,廖诗云被迫收下焦易长送来的两把韭菜,“廖老师,你不收下,我今天说什么都不会走!”
“给老百姓做一点事,老百姓真的很记情。”廖诗云和菜农们之间的“韭菜情”久久蔓延。通过品尝发过病和没有得过病的韭菜味道的细微差别,廖诗云又开始思考韭菜种植新途径。
培养农民专家就是他的心愿
“打铁还需自身硬,彭州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仅仅靠农发局的几名技术人员远远不够!”廖诗云培育农民专家的想法得到了彭州市农发局领导的强力支持。
要培训农民,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农业政策性蔬菜保险和食用菌保险工作对廖诗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廖诗云首先从了解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有关政策入手,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通过认真、全面地学习,他首先了解和掌握了农民投保程序、受灾后保险理赔程序、保险公司服务程序知识。在培训实践中告诉农民这是一项政府惠民措施,是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后的一项因灾造成减产的补救措施;同时向农民详细介绍了投保的好处、理赔的程序。
今年以来,廖诗云和他的同事们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落、在教室课堂,培育了40多名农民专家。九尺镇高林村的农民专家不仅开始传帮带,而且开始外出挣钱。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就是他的蓝图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成果服务农民就是服务和改善民生!”这是廖诗云的最大人生蓝图。今年以来,廖诗云和他的同事们加快推广应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广稻田保护性耕作,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和秸秆综合利用(还田)技术;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和机械化插秧和收割技术;加快推广中药材、蔬菜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目前累计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8个,新技术3项。
与此同时,廖诗云和同事们还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与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开拓市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针对敖平镇中药材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谋划市场运作和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的思路。
在六山一水三分坝的彭州大地上,80万亩大地菜、8万亩猕猴桃、4万亩川芎、10万亩三木药材……正茁壮成长,惠及“三农”。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