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对山东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对山东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自然资源条件是农业生产得以存在的根本。
作为农业生产的最根本要素,气候条件、土地存量和水资源状况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条件。自然资源的总量具有相对固定性。人们虽可以通过劳动改良现有土地,却“不能像工业生产中那样随意增加效率相同的生产工具的数量,即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的数量”。另外,农业资源又具有永续利用性和可再生性,虽然现在面积测量仪的使用使得土地利用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和人类干预的频繁,这种永续利用性和可再生性又是相对的,或者说存在较大程度的脆弱性。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使农业资源得到永续的利用,使农业生产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则将会使农业资源遭受破坏,甚至枯竭,不仅使农业生产面临困境,而且也会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渐下降。
2、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存在形式。
现代农业建设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这种开发一是指规模的扩张,即把尚未投入利用或原来不能直接利用的资源经过清理、整治、改造等人类活动使之投人利用,包括开荒、恢复撂荒地、增加灌溉面积等;农业资源开发的另一种含义是指采取措施提高原有资源的利用率和集约度,包括改良上壤、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产水平等内容。农业资源开发是为了增加农产品供给量而采取的提高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一种活动。农业自然资源可利用资源量及利用率的提高,直接推动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3、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重要的不可控因素。
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太阳辐射、日照时数、热量、水分等因素,这些气候因素的数量多寡及其综合状况的差异,形成各种农业气候资源类型。对农业生产来说,气候变化是最难预知又无法干预的属于纯粹的外部客观因素,气候的突变会造成灾害性天气的出现,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甚至对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目前对灾害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还很弱,虫情测报灯等科学仪器的使用还不太广泛,山东省的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旱涝灾害,多年来虽然对自然灾害的预报能力有所提高,但干预能力仍很弱。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让现代农业共享科技进步的福利
- 下一篇:如何把农业机械推广到农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