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建议
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建议
妥当安排机构,科学审定体系。根据省农业管理局业务指导,履行公益性职能,为农服务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的实施意见》,着力实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本着“整合力量、专业互补、精简效能”的基本原则,由县农委会同县人事、编办等有关部门,按照各乡镇人口、耕地面积、种养特色、产业优势及农技人员所学专业进行统一组编上岗。全县共设置了18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由所在乡镇政府提供。通过改革,既精简了机构,又强化了公益性服务,整合了服务资源,提高了服务功能。
明确公益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基层农技推广项目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等公益性职能。改革中蒙城县将农技服务机构从农业服务机构经营性职能分离出来,集中精力开展公益性服务,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机制,对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以县农委管理为主,对全县现有156名农技人员一次性配置到位,公开择优选拔农业综合站站长。农技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明确到人,目标量化到人,解决了管人与管事相脱节的问题。同时,将经营性服务推向市场,注重培育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其他服务组织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公益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其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比较完整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蒙城县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力求取得新突破。一是在关键农时季节和关键生产环节搞好各项服务。积极推行“农技人员+基地+示范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在产前搞好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农资配送工作;在产中要求每位农业特派员对所包乡镇搞好农业生产指导、农技人员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要求每名农业特派员指导不少于333·3hm2的示范基地、33·3 hm2高产攻关田、3·3 hm2的超高产核心示范田。农业科技指导员每人联系承包2个行政村,每村10户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要有技术指导示范田、高产攻关田,确保年进村入户不少于100d;关键农时季节的田管技术宣传到村、指导到户、服务到人、措施到田。二是充分发挥电视台《服务农家》专题栏目的平台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中级以上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农时科技、农民致富信息讲座,在每周二、四、六黄金时间播出,把栏目办成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服务平台。利用“农技110”服务热线,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值班,接受农民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对服务的需求。三是抓好产后服务,重点是帮助农民搞好市场营销、加工储藏、产品运输等,拓展服务范围,通过服务社会化来扩大农业经营的空间,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叶绿素含量对植物多种病害的影响
- 下一篇:谈农业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