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手持式气象站对夏玉米生长气候的监测
手持式气象站对夏玉米生长气候的监测
夏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受生态因子的影响很多,还有人为因子。像温度光照太阳辐射以及水分等都是气候因子。为了能够提高其产量,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行距对产量的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对同一品种不同行株距条件下的小气候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对于小气候的监测可以利用手持式气象站进行,该仪器能够准确的监测气候的变化,从而为相关措施提供制定依据。
在玉米吐丝后的籽粒灌浆阶段,即两年分别在8月17日~9月10日,共观测50d,于每天8∶00、14∶00、20∶00在玉米自主第一穗位高进行田间小气候的定点观测。4个处理同时进行。用手持式气象站NK4000来测定温度、湿度和风速;用光量子计(3415F)来测定有效光照量。
玉米是高光效C4植物,玉米90%以上的干物质都来自于光合作用,玉米能否发挥最大高产潜力,这与群体结构配置、群体光能利用率有着密切关系。先后研究表明,行株距配置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行株距配置影响群体结构,致使田间小气候也受到改变,从而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及产品性状.通过改变行株距配置来协调田间小气候因子之间的矛盾,达到群体最适宜的生态环境。
手持式气象站在种植行向为东西行向、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下考虑不同行距对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可以得知,在种植行向为东西行向、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下,行距为50厘米,群体内光、温、水、气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更好的协调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群体高产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本研究并只针对种植行向为东西行向、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最佳行距为50厘米,对于不同种植行向、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田间小气候的影响,今后将做进一步的研究。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