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小麦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与品种的关系及防灾减灾技术1
小麦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与品种的关系及防灾减灾技术1
蔡文良 吴崇海 陈德久 李莉 李振鲁(山东省济宁市种子管理站)
戴梅香(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院)
2006~2007年度小麦生育中、后期,济宁市及周边地区麦田发生了较大面积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给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冻害造成有效穗数减少,倒伏造成千粒重下降。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因小麦冻害和倒伏发生的种子纠纷,现根据小麦冻害和倒伏原因的调查分析,谈一谈小麦春季冻冷害和后期倒伏与品种的关系及防灾减灾措施。
1 2006~2007年度小麦发生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的状况
1.1春季冻害
早春冻害是指气温下降到冰点以下,使小麦植株体内结冰而受害的现象。
鲁西南地区晚霜冻害一般发生在春季4月上、中旬。
春季两次冻害,由于地形、麦田地理位置、土壤类型、田间土壤湿度、栽培管理、品种特性和植株生长状况等不同,麦田遭受冻害的程度有明显差别。主要有四种类型:①仅叶片受冻,田间表现为部分叶片枯死;②幼穗局部受冻,虽能抽穗,但上部或下部小穗不结实,成为“不完整穗”;③幼穗受冻干枯死亡,茎叶表现正常,部分茎蘖形成“无穗茎”,穗数明显下降;④受冻严重的地块主茎和大蘖受冻干枯,田间一片枯黄,单位面积穗数下降50%以上。
1.2后期倒伏
即在茎的节间处发生不可逆转的弯曲和折断。小麦茎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之后,倒伏后叶片重叠,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植株体内疏导组织不通畅,养分和水分的运转受阻,成熟延迟,粒少、秕粒,倒伏越早,减产越重。小麦倒伏的生理原因,一是茎秆的发育程度较差。茎秆发育不良,基部节间细长,秆壁薄,很容易发生倒伏。二是营养状况不良。群体过大,光照不足、氮素营养过剩等均会导致碳水化合物缺乏,不利于茎秆充实而产生倒伏。三是灌浆期茎秆的变化。灌浆期茎秆中储存的有机物质大量分解,向籽粒中转移,使茎秆机械组织强度被削弱,从而影响了植株的抗倒伏性。从2006~2007年度小麦生育后期的倒伏情况来看,群体过大的旺长麦田自孕穗期开始就发生了点片茎倒伏,倒伏范围和程度逐渐加重,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即由于根的松动而发生的倒伏。根倒伏与茎倒伏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植株呈不弯曲的倾斜,二是发生时间较晚,一般在灌浆至成熟期,而且易发生大面积倒伏,而不是点片倒伏。发生跟倒伏的原因主要是浇水和下雨后遇到大风天气,使小麦根系松动,承受能力减弱所致。2007年8月20~22日连续大风大雨天气,风力5~6级,阵风7级,造成大面积小麦根倒伏,很多地块倒伏面积达到60%~80%。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